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於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我等昔來,真是佛子」:我們這些二乘人,雖然在無量劫以前,受過佛陀的教化,已經種下大乘種子,所以我們本來就是真正的佛子,就好像那個窮子捨父逃逝一樣。「於此經中,唯說一乘」:在《法華經》中所說唯有一佛乘,更無餘乘的說法。「而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樂小法者」:在方等會、般若會時,佛陀「彈偏、斥小,歎大、褒圓」,訶罵二乘人是偏見、是沒有出息的人,就好像「焦芽敗種」一樣,只會執著住在小乘法上。「然佛實以大乘教化」:然而佛陀實實在在是因為大乘義理才說小乘法的。現在到法華會上,開方便顯真實,把過去權教的小乘法廢棄不要了,顯露出真實的妙理。
「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所以我們本來自以為自己是小乘人、小乘根性,只歡喜小乘法,而別無所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法王,就是佛;大寶,就是所有一切的佛法。現在法華會上,佛陀開權顯實,為唯一佛乘分別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又把三乘都歸為一佛乘,如此不費力就得到佛所有的法寶。「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好像佛子所應該得的財產(法寶),現在自己都已獲得了。
解義:上文有三義:
一、往昔聲聞懷疑佛陀吝惜不教授大乘法,今方知佛陀早為二乘密說大乘法,原無吝捨。若聲聞等早有樂大之心,佛陀更早為其顯說大乘法。
二、佛陀雖於菩薩前毀訾聲聞,如《維摩詰經》所言,小乘為焦芽敗種,樂於偏真涅槃,如蓮花不出於高原之類,然佛陀實以大乘隱為教化,觀佛於法華經唯說一乘,其意可知。
三、言聲聞等往昔不知求大乘法,今已真實獲得法寶,真為佛子。
當時,摩訶迦葉又以偈頌方式重述一次,自己對佛陀「開三顯一」慈悲的領解。(信解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