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昨公布建校少於五十年的全球前一百名大學排行榜,台灣有五所大學上榜,排名最佳的是一九八○年建校的國立中山大學,排名第三十。其他進榜的大學有:台灣科技大學(排名五十五)、元智大學(排名七十)、逢甲大學(排名八十九)、陽明大學(排名九十五)。近年來急起直追、南韓重點扶植的浦項科技大學建校僅二十六年,勇奪排名第一。
負責調查的編輯巴提指出,這項調查著重有潛力的大學,上榜的大學在短時間內創造很傑出的成績,他們未來將挑戰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等名校。
這項調查共有十三個指標,包括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化等,但聲望等項目的比重略有調降,前百名大學來自三十個國家或地區,多數來自東亞國家,尤其台灣、南韓及香港最出色。
巴提說,台灣在這項調查的表現非常傑出,上榜的大學都獲得政府補助,在九○年代大幅增加大學後,台灣政府致力確定大學的教學品質,提供特別的補助,成效已顯現。
他表示,台灣年輕的大學有能力可以在國際和其它大學競爭,也有很好的潛力。
前百名世界大學排行榜長期被英國與美國壟斷,巴提說,建校時間短使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沒有歷史的包袱,可以專注研究和發展自己的強項,在很短時間內即有很好的表現,其中來自鋼鐵業者和政府的投資,得以吸收頂尖的人才,是這所大學能出類拔萃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高等教育很值得研究的案例。
高教評鑑排名研究員,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老師黃慕萱表示,泰晤士報評比針對校齡年輕的學校,因過去各項大學排名都看重聲望,對歷史悠久的學校來說較吃香。評比包括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化等多個指標。
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表示,雖然沒有五年五百億補助,但學校還是可以進步,不會比頂尖大學差。未來除聚焦國際化,也會多發表論文,並帶動南部產業發展為目標。
台灣科技大學校長陳希舜則表示,找到學校的價值很重要,除了一天到晚筆試,讓學生的優勢天賦有所發揮,就是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