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就開心 郭俊男塑彌樂佛

郭書宏 |2012.05.28
2270觀看次
字級
少年時期作品〈樂活〉 「樂‧歡‧喜雕塑系列」分別為童年、少年、壯年、尊賢系列,件件作品有微笑、有歡笑、有極樂等三種笑容。 圖/郭俊男提供非報系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我雕刻的每尊彌『樂』佛,盡是呈現滿滿的快樂、歡喜與自在,就是要把人們深藏內心深處的笑容找回來!」有感現代人內在心靈世界的貧瘠,近年來藝術家郭俊男以彌勒佛為主題,創作「樂‧歡‧喜」系列雕塑作品,將佛菩薩開懷生動的笑容結合藝術呈現,希望帶給人信心、給人歡喜,進而給人希望與方便。

現年五十二歲的郭俊男,出生於嘉義縣太保市,高中畢業後迷上雕塑,退伍後才接觸雕塑創作,期間曾從事珠寶設計,最後還是選擇自己喜愛的雕塑,並由木材人像做起,他也嘗試雕刻許多佛、神像類的作品,像是觀音、普賢、地藏、達摩、土地公等,一九八三年進一步成立文化創意工作室,數十年來創作無數佳作。

五年前,郭俊男有感當前社會缺乏娛樂,少有讓人開心的事,電影、電視劇、新聞事件盡是打打殺殺,不是婆媳不和,就是逆倫的家庭悲劇,讓人生活倍感壓力,面容愁眉不展,甚至看不到一絲笑容,於是他開始反思自我,自問:「我的作品能不能為這苦難的世間,帶來些許的歡喜,喚起人們面容的微笑呢?」`

於是,歷經一年在紙上反覆的規畫,郭俊男決定以「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彌勒佛為主題,耗時三年發展出討喜的「樂‧歡‧喜雕塑系列」。他表示,這系列為三十三件自創的彌「樂」佛,呈現開朗、自在、無慮的歡喜生動形象,尤其選定青銅為創作媒材,不但能彰顯作品的質感、美感,更有利於保存與典藏。

人生四階段 喜樂有深度

人生各階段喜樂之事與心境各有不同,因此郭俊男將「樂‧歡‧喜雕塑系列」分別為童年、少年、壯年、尊賢系列,件件作品有微笑、有歡笑、有極樂等三種笑容,期盼讓人看了開懷大笑。

郭俊男指出,一開始的童年系列的彌「樂」佛呈現天真無邪,可愛討喜的淘氣與稚氣,傳達給人最單純最率真的快樂,觸動每個人心中真摯的一面,像是〈喜氣洋洋〉作品中的彌「樂」佛隻手撐地,雙腳四十五度抬起,童心未泯。

少年時期的神采煥發、氣宇軒昂,使人回想起青春歲月總是成竹在胸,懷有理想抱負的那份自信與光采,「童年、少年系列的佛像肢體動作大,或隻手撐地,或躍起,象徵此時期童心的單純無瑕,甚至有些調皮搗蛋。」郭俊男笑說。

有別於童、少年的青春洋溢,壯年、尊賢系列作品,大多席地而坐,像是壯年系列呈現成熟穩重的包容與氣度,使人感受到譽滿寰中、豐功盛烈的滿足與成就,以及安居樂業的怡然自得之喜,代表作品有〈樂億〉、〈和樂歡喜〉。尊賢時期作品呈現肚藏財庫貌,總是笑臉迎人、廣納財福,是福壽圓滿相,傳達出德隆望尊、人壽年豐的喜悅,如作品〈福在眼前〉、〈歡樂滿堂〉。

回響不斷 創作《笑意滿盈》

「至今,我看了每尊彌『樂』佛作品,仍會心一笑。」郭俊男強調,創作首要自己看了歡喜,方可轉換人們的美麗心情;不少人參觀後分享,看到笑開懷的彌「樂」佛,回憶起昔日單純美好的快樂,心情從谷底回升而重拾笑容,重新出發,有人在參觀留言簿,寫下「真的很開心」的留言。

「創作是我修行的方式,也是最快樂、幸福的過程。」廣大觀眾的「喜樂」回響不斷,更堅定郭俊男創作歡喜作品的理念,現在他正創作「笑意滿盈」的如來佛、觀音、普賢等佛菩薩像,創作給人歡喜、希望,又不失莊嚴慈悲的佛像,讓佛教的祥和、歡喜廣布人間。

「未來,我仍將以樂、歡、喜為主軸持續發展創作,祝福眾人擁有各時期的歡樂時光!」郭俊男表示,目前「歡喜樂人間雕塑個展」正巡迴展出,即日起到六月十三日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七月起則將在新竹縣關西休息站文化藝廊舉行,期為民眾招來福氣、帶來喜悅、和樂、智慧、光明,並開啟源源不絕的幸運能量,帶給人們滿足的快樂與歡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