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不再在前線募款

郭士榛 |2012.05.23
54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化部成立第二天,部長龍應台昨日馬不停蹄地台中、台北奔波,主持文化資產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揭牌典禮,也視察了位於原新聞局的文創司、人文出版司、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

龍應台指出,文化部的整合是歷史性的一刻,雖面臨許多產業衝擊,如果各司、局、處能「橫向整合」,並讓不同的影視產業做到跨界「縱向整合」,便能以多元創意的面貌,形塑出具有台灣特色的文創產業。

龍應台昨天上午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文化資產局揭牌,龍應台勉勵同仁在既有基礎上打造文化產業鏈,把台灣人才和作品源源不絕地輸往國際;她也會盡快熟悉相關業務,了解業界的想法,影視界對文化部絕對可以「有所期待」。

龍應台表示,新聞局現變成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是產業的升級,對於進入國際市場和往下扎根很有幫助,因為在文化部各司、局之間必須有橫向、縱向連繫,像是電影和電視原不熟悉的文學元素,現在要投入成為電影、電視劇的劇本,未來可藉文學出版產業火車頭,將文學、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也拉進此產業。

龍應台昨天也以著作《大江大海》授電影版權一事指出,當時香港導演陳可辛要買《大江大海》拍電影的版權,身為作者的她,要談簽約等等行政事務相當煩心,讓她深感為保障創作端,未來出版人也須訂定經紀人制度。

針對文化部揭幕當天,馬英九總統曾稱她「最善於做無米之炊」,是不是要她日後為文化部募款,龍應台表示,她當時任台北市文化局長,是屬地方政府,是個執行單位,得不到預算,又受採購法限制,當時她看到許多歷史建物古蹟,急於修繕,公預算救不了急,可以採專款專案來處理事情。

可是現在是文化部屬中央政府機關,是建立機制單位,不再是在前線募款,而是做中間媒合平台的機制人,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同功能和定位,文化部要能創造出不同平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