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貞伊(英文佛學系)
感謝佛學院師長及同學的成就,有幸到位於中國宜興的祖庭大覺寺,參與二○一二年兩岸素食文化博覽會。這是滿二十八歲的我第一次出國門。
前往大覺寺的車上,當地法師怕我們沒吃飽、暈機,替大家準備台灣特有的咖啡與麵包,真是貼心。
現今中國很多地方與台灣相似,不再是我們舊有的刻板觀念,姑娘的穿著不僅正式,而且上山下海,都練就一副可以踩著三吋高跟鞋到處行走的功力。至於男士的穿著,不論是拉船的小夥子,還是開車的駕駛大哥,皆只差一條領帶,就可以走進大樓辦公了。
參與素博會過程中,與當地朋友多次交流,不論說話的方式、買東西的習慣、表達的話語等等,充滿了樂趣及幽默。整個活動中,也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與貼心,像是幫忙洗碗,師姐就送了我一副手套,讓我抵擋洗碗精的傷害。種種溫暖的舉止,讓我們就算再忙,仍是笑嘻嘻地與更多人結緣。
更感動的是,師父上人與長老法師的慈悲,雖然他們都非常忙碌,但都會特意幫我們加油打氣,對我們說聲「辛苦了」。師父上人還舉起大拇指,讚嘆我們很棒,給予我們莫大的鼓勵。
素博會結束之後,是大夥最期待的參訪。我們到了揚州博物館、老街、瘦西湖,又到蘇州的嘉應會館、鑑真圖書館、靈山大佛、善卷洞……,短短幾天的行程,跑了好幾個著名的景點。在揚州博物館,我見到傳統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整棟偌大的博物館就像一件藝術品,令人印象深刻!而搭乘不用槳划船的小筏,是我在長年恆溫的善卷洞的體驗。揚州老街的整齊、機車的喇叭聲、夜晚的涼爽,是最不同於台灣夜市的地方!二十四橋、綠中一點紅、揚州小調、成群的綠頭鴨、具線條感的柳樹湖畔,則是瘦西湖富盛名的原因。有幸在百年戲台改造而成的嘉應會館掛單,新鮮感十足。在靈山大佛景點中,九龍吐水的震撼、梵宮的華麗莊嚴、阿育王柱的挺立、五印壇場的肅穆,令人難忘!
這一回的素博會,使我更了解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的涵義;感謝這一趟的旅程,使我體驗到中國景色之美,還有當地人們的熱情、活潑與發心。期待下一回,我能繼續運用佛法的角度,邁向另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