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地球資源撙節使用

 |2012.05.19
1384觀看次
字級

世界自然基金會日前發表「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四十年來「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百分之二十八,處於「很不健康」狀態;如果生態破壞情況不遏止,到二○三○年需要兩個地球才能維持人類生活,到二○五○年更需要三個地球,才能保持當前生活水準。

「地球生命力指數」是追蹤記錄全球兩千六百多種、九千多個生物族群建立的,用以衡量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人口增長和過度消費是造成環境壓力的兩個主要因素,人類目前已超限使用了相當於一點五個地球的資源。倫敦動物學學會環境保護主任強森貝利說:「這份地球的體檢報告顯示,地球現在很不健康。」

「地球生命力報告」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報告顯示,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自一九六六年以來倍增,生命力指數下降最多的是熱帶低收入國家,減少了百分之六十一,屬於重災區,而這與全球化有密切關係。

低收入國家大都成為跨國企業的代工廠,或因富含礦藏等資源,與工業國家合作開採而造成汙染。根據「地球生態足跡」指標,富國的生態足跡是低收入國的五倍;排名前十名的國家包括美國、比利時、澳洲、加拿大、荷蘭等。但一九七○年以來,生物多樣性削減最快的是窮國,顯示富國的生活是由窮國、弱勢國家埋單。

到二○五○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人口生活在城市,而目前全球城市已消耗了全球能源的七成五;這意味,城市居民的生活,是由鄉村地區、弱勢社區來埋單。

但是城市人口並沒有獲得較好的生活條件,過度擁擠的空間、高分貝的噪音、各種機械排放的廢氣,愈是消耗能源,愈是消耗自己的健康。

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六月將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各國政府還沒準備好要在會中達成協議。歐洲陷於經濟風暴,民眾高喊反撙節,要求重振經濟;這時候,環境議題只是冷議題,不會受到太多重視。但若任令地球「生命力指數」繼續降低,大環境毀了,任何經濟學家、高明政府的財政決策,都無法提振單一國家的「生命力」。

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各國嚴陣以待。除了歐元區其他國家「唇亡齒寒」;美洲、亞洲也勢必受「蝴蝶效應」影響。在環境議題上,唇亡齒寒、蝴蝶效應更明顯,生態破壞後,大自然反撲的例子不勝枚舉,窮國、鄉村繼續為富國、城市埋單,也必然會遭到反撲。

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已用了一個半。這種超載、透支,比希臘、西班牙更需要「撙節政策」;目前使用一點五個地球的資源,是個龐大「赤字預算」,可怕的是,一國財政赤字還可以等待國際援助,地球環境赤字則無法彌補,而且沒有外援。

除非全球合力解決,否則人類未來的安全、健康和福祉都受到嚴重威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