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機泥土的鋪陳前,先會置放排水鋪墊和隔離層。
環保與商業的均衡永續
常言道:「創業容易,守業難。」除了得解決農耕上的技術問題,作為一個商業性的企業,農場的任務除了保持永續性,盈利性也得有均衡的表現。
究竟他又是怎麼辦到的呢?「的確,我們相信財務上的永續性同樣是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Flanner說。「我們希望看到這些屋頂農場能在紐約市和世界各地茁壯成長,但如果他們能在財務上自給自足,成功機率則更高。」
在他們竭盡所能向社會提供物超所值的農作物之際,卻同時讓農場保持在低調的環境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將盈利能力依附在人們對於真實、新鮮、美味食品的欲望上,確實有點冒險性。
雖然Flanner認為,這並非一個快速致富的計畫,但至少它乃由人性驅使。而實質上,他們在開業一年後,便已經成功地產生足夠的業績來支付租金,並保持充足現金流,是可賀可喜之事。
當然,他們也不忘感謝社區的支持。「對於這樣的屋頂農場概念,社區一開始就非常歡迎,不但會到此選購農產品,也會自願到農場來幫忙打理。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並非僅僅產生價格合理的美味食品,而是讓社區有機會去接觸到食品的生產過程。我們有一些顧客已經成為日常的義工。看著植物從種子到收成,是一種美好的感覺。而對於能從泥土中拔出成熟的胡蘿蔔,並帶回家享用,亦是件很令人高興的事。」
因為他們善於利用這不再被使用的屋頂空間,所以農作物也不需要經常從很遠的地方運來,大大降低運送所製造出來的多餘碳排放。而屋頂植被也有很大的環保效用,因為「雨水排放」在紐約是個很大的問題,若植被在高樓屋頂,就能減少雨水排泄,還能幫建築物降溫;如果有足夠的屋頂植被,更有可能緩解紐約市的熱島效應。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指出,已經看見蝴蝶、鳥類、瓢蟲和其他飛行類野生動物,開始湧到這屋頂上,促進了生態學的多元化。
有機農場的未來
屋頂農場本身是一個試驗項目,Flanner說。它的設計和建造就共花了六萬美元。由於成本高昂,僅依靠農場的收入雖然過得去,但該農場團隊依然會在紐約尋找空置並且屋主也願出讓的屋頂;另外還會提供幫助,以提高教育和培訓給那些對「城市農業」感興趣的人們——似乎有步入速食店式的分行模式!
或許未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走,但如果屋頂農場持續地增加,成本就會有降低的機會。所以趁糧食危機還未白熱化,趕快到屋頂去種些菜吧!(下)摘自《屋頂記》,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