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夫-天賜糧源 品嘗大地的芬芳

文與圖/鍾雨恩 |2012.05.06
2058觀看次
字級
品嘗大地的芬芳 圖/鍾雨恩

圖/鍾雨恩
自花蓮富里羅山瀑布的潺潺流水,灌溉著村莊每一畝田,鷺鷥與水鴨穿梭在一片綠海之中。

晨曦雲霧環繞下,隱約看見農夫細心呵護著每一粒飽滿稻穀的身影,隨風搖曳的金黃色稻穗,翩翩起舞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這塊良田、這米飯已經讓多少人難以忘懷。

樂天知命的小農們堅持有機耕種,持續讓大地生生不息,成就了對環境的尊重與自然之美。

一直以來秉持著刻苦勤儉的精神,敬天謝地的謙卑態度,接續先祖榮耀的米食馨香而努力不懈,我們珍惜每一株農作物、每一粒稻米,「天賜糧源」名稱由此誕生。

「有機的農民經常被笑是『瘋子』或『傻子』,種田種到要自己除草。」這是絕大多數有機農的心聲,但或許就這股傻勁和信念堅持到今天,為的就是讓土壤繼續保有地力,維持人與大自然共生的力量,更是天賜糧源產銷班農民們對環境的尊重。

自己讀書時,念的是「社會福利」,在完成論文的時候,因緣際會,讓人生有了不同於一般碩士畢業生的選擇──從事農業推廣。

我回到花蓮富里將近一年,發現了許多農村新面貌。原來種田也得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富里山青水秀,沒有工業污染,舉國皆知,占有地利之便。

不過自己也了解到不管農民再怎麼努力,最後仍須看老天爺的臉色。在稻子生長期間,希望老天爺能夠多吹些風,抽穗期間希望老天爺不要下雨,收割期間期盼颱風千萬別來。總之,在農夫「辛勤耕種」之餘,最終還是要看「天」吃飯,真的是,其中艱苦誰人知?

「人和」指的則是產銷制度,這一點一直都是農民的痛。在農會、碾米廠、糧商操盤之下,糧價往往被不合理的控制,農民經常無法得到該有的利潤,甚至被剝削而蝕本。

我回富里老家歸農,最大的抱負就是追求「人和」,希望靠著現代化的「行銷」手法,將農民辛勞所得的高品質農產品推銷出去,積極幫助他們,用另外一種方式推動實現「社會福利」。

我期待將這股氛圍散播給更多在土地上的每個人,一同來為這塊土地努力,品嘗這片大地的芬芳及感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