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羅智華 |2012.05.04
843觀看次
字級

學者新發現

地球內核不規則 

大陸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溫聯星等利用地震學證據,在國際上首次證明地球內核邊緣存在形狀不規則現象,因此科學界需對產生地球磁場的驅動力重新評估。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地球內核是個如同月球般大小的固體鐵球,外面被高速流動的液態鐵鎳合金等元素組成的外核、高黏度的地幔和固態的地殼所包圍。地球內核隨著地球內部的冷卻從外核凝固,並逐漸向外生長。在此過程中,內核增長產生潛熱並釋放較輕的元素,為外核的熱化學對流提供驅動力,而外核對流則是地球磁場產生的原因。  

國際科學界原有的觀念認為,由於外核溫度變化極小,地球內核的凝固過程在不同地理位置上應是均勻的,因此內核表面應該是均勻光滑的,凝固過程產生的地磁場驅動力也應該是橫向均勻的。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中科院、國家外國專家局「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畫」的資助下,中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溫聯星與講師戴志陽、研究生王巍合作,通過分析和模擬南太平洋西部海域三個深部地震散發的、從地球內核表面反射的地震波的走時(即地震波從震源到達觀測點所需的時間)和振幅,發現地球內核表面至少擁有一種橫向6公里、垂向起伏14公里的地形,以及另一種橫向2至4公里、垂向起伏4至8公里的系列地形。這一研究結果證明地球內核表面並非均勻光滑,而是至少擁有兩個不同尺度的不規則地形。

風電起步

越首座電廠落成

越南再生能源股份公司日前於平順省綏風縣平盛社舉行風力發電廠第1期工程落成典禮。這將是越南第1座風力發電廠。

但是相關研究顯示,越南政府至今尚未制定發展風電相關政策,而且投資興建風電站費用遠高出一般傳統性發電,所以外商仍不重視越南風電設備市場。

全球於25年前開始關注開發風力能源,但風電近10年來才在全球能源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平均每年成長28%,且被視為全球成長最迅速的能源之一。

世界銀行研究資料顯示,越南適合發展風電的地區,包括中南部寧順省所屬山海區,及平順省從鹹進至避難灣海拔60至100公尺沙丘地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