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昨天是五一勞動節,面對「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政府將祭出措施鼓勵企業幫勞工加薪。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勞委會有意立法,在強化企業責任基礎下建立「激勵制度」,由政府提供租稅、貸款、補助等獎勵措施,鼓勵企業為勞工加薪。
王如玄昨天出席新勞動三法周年記者會,針對有學者認為「調漲基本工資不影響多數勞工薪資」,建議政府應設計「激勵措施」協助多數勞工調薪,她表示,調整「基本工資」並非僅針對邊際勞工,對不是領基本工資的勞工薪資,也都有推升效應。
進一步指出,企業給薪超過法定基礎的「基本工資」就屬合法,但若要求超過法令時,其實也可以透過建立「激勵制度」,給予企業誘因,願意與勞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為勞工加薪,「我會進一步與經濟部充分溝通,協調。」
王如玄強調,企業社會責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過去都只是道德鼓勵,從沒想過要透過「法制化」來推動,但這確實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現在希望參考國外做法,將企業社會責任法制化,提供具體誘因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其中包括加薪。
王如玄舉例,國外較常見的「激勵措施」,是透過給予企業租稅減免或貸款補助等優惠,促使企業為勞工加薪,這須有法制基礎,也非勞委會單一部會可以處理,需要跨部會協商,勞委會與經濟部正在蒐集各國做法,主要是希望建立制度,勞委會一定會提出方案與做法,希望明年勞動節前可以看到成果,但立法時程則不敢預測。
對此,經濟部高層表示,「法制化應該是沒那麼容易」,尤其是立法減免企業租稅部分可能會有難度,但低利貸款或許較有機會。
此外,勞委會研擬放寬外籍僑生留台工作限制,針對「世界百大」名校畢業生則不設條件限制。王如玄說,樂見國際白領人才來台灣工作,但問題癥結在於台灣的產業發展願景不吸引人,百大名校生會有多少人來台工作,仍需試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