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西周時申國(今河南南陽)侯爵,為商末周初有德之人伯夷的後人,伯夷被周武王封為「申侯」,後人遂以封地為姓氏,稱為申氏。
申侯之女原為周幽王王后,生子宜臼,被立為太子。後周幽王迷上了美人褒姒,便廢申后,改立褒姒為后;廢太子宜臼,改立褒姒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遂逃奔申國。
周幽王非常寵愛褒姒,還為了博美人一笑,視「國安系統」如無物,舉烽火集眾,褒姒看到眾諸侯急奔而來的慌亂場面,果然笑了,但也從此毀了周王室的威信。
西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聽聞申侯密謀反叛,舉兵伐申的同時,犬戎叩關,王師不得不回軍救援,同時點燃烽火急待救兵,可是諸侯以為又是周幽王寵美人鬧著玩,只來了申、繒聯軍,可惜是與犬戎裡應外合;最後,鎬京淪陷,周幽王、伯服和褒姒死在驪山行宮。
但,戎兵怎麼「請」回去呢?申侯只好密寫書信,發動其他諸侯大軍外攻,申、繒聯軍內應,一舉打跑了犬戎,解除了周朝的外患。
申侯順利與各諸侯擁立宜臼即位成為周平王,然鎬京(周朝國都)毀壞慘重,又有犬戎的威脅,西元前七六九年,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雒邑,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建都鎬京的時代稱西周。
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大不如前。從此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周朝可謂名存實亡,只成名義上的共主了。
周幽王是亡國之君,但這壓垮西周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申侯了,稱他為歷史上第一位賣國賊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