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圖書館為全校師生策劃兩次書展活動,每次有展出「主題書」,並且設置「教師推薦書」。二月七日是狄更斯兩百歲誕辰,世界各地舉辦各種活動,紀念這位對英國文學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著名小說家。因此,本次書展以「點亮十九世紀的一支燭光—紀念英國寫實主義小說家狄更斯」為主題。
籌劃「主題書」時發現,這位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小說家,目前在市面上能找到正體版且為台灣出版的傳記,僅有業強出版社於一九九四年出版的《狄更斯傳》一種。
狄更斯的其他著作:《雙城記》、《孤雛淚》、《塊肉餘生錄》、《小氣財神》等經典名著完整中譯本,情況亦不理想,不知其他經典西洋文學名著的情況如何。
目前哲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等各類書籍,翻譯書遠多於台灣作者執筆寫作,早已成了書市普遍現象,是我們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創作者惜墨,抑或出版社另有考量。
以對中學生學習相當重要的「如何做筆記」為例,目前出版的書籍主要譯自日本,圖例亦為日文,運用起來總有隔靴搔癢之憾,若能多出版台灣中學生學習科目的筆記書,具體說明如何做筆記,並附上不同科目、單元的實例參考,相信定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為實質的幫助。
此外,中學階段的學生,閱讀程度差異頗大,此階段更是探索興趣、能力、未來的人生重要時期,需要藉由閱讀為學習、成長、探索,汲取大量的養分、開闊視野,藉由典範人物思索未來的人生方向、生命價值,但遺憾的是專為這個年齡層耕耘的寫作者、出版社卻相當有限。
就書籍的閱讀對象而言,出版狀況呈現M型,閱讀對象的一端兒童與另一端成年人,都有許多出版社大力耕耘,但唯獨青少年,成了被忽略的閱讀對象。
在此呼籲出版社與各界人士關注青少年的閱讀,大家一起用心耕耘,共同為青少年閱讀的內容、方向努力。
期盼更多適合中學生讀物的出版,豐富青少年的學習,拓展中學生的視野與深度,讓緊繃、疲憊的神經因閱讀而放鬆、紓解,徬徨、迷惑、失落的心靈因閱讀而獲安頓、滋潤、指引,在閱讀中,讓孩子看見書中不同生命所綻放出來的光與熱,找到生命的愛、勇氣與堅持!
李秋雯(新北市/中學圖書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