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的「數位媒體發展中心」,要評估各國對台灣文化喜愛程度,以研擬策略,搶攻全球文創市場。
由於文創產品有新鮮感,又有無限想像空間,最易吸引民眾的消費行為。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對此訂有量化指數,如日本根據「哈日指數」輸出哈日產業,讓相關產品產值持續上升。韓國制定「韓流四部曲」,發展衍生商品,並在政府支持下,以置入式行銷推銷韓國品牌,不但讓韓劇、舞團、泡菜風行全球,更吸引大量觀光客到韓國旅遊消費,帶動韓國經濟蓬勃發展。英國則建立「欣賞指數」,用歌劇、音樂、設計、美酒等文化產業招徠外國人來觀光消費。
台灣的文創產業,草根又活潑,有傳統文化的莊嚴,更有流行文化的多元與時尚,在地電影「一頁台北」、「陣頭」可為明證。其實只要能貼近庶民生活,無論夜市、小吃、牛肉麵;動漫、公仔、布袋戲;甚至民宿、鳳梨酥,都是台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透過數位傳播,這些台味十足的流行文化,也是外國人眼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
今日台灣已是科技智慧島,資訊產業已臻成熟;建立「台味指數」,可準確掌握世界各國人士對別具特色的台灣文化的喜好度;以國人創意的豐沛,短期內即可讓台灣的文創產業名揚國際。
小石(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