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酷態】金剛怒目菩薩心

吳東權 |2012.04.30
1860觀看次
字級

酷,原是指很濃烈的酒味,薰人欲醉,轉而被引用作為形容暴虐,殘酷、酷吏、酷刑、酷色、酷寒、酷熱,表示很強烈、很極端的意思;今人用來加強語氣,冠於名詞之前,新創了一些名詞如:酷斃、酷妹、酷男、酷辣、酷呆以及超酷的,頗饒趣味。

一個人的長相和表情,有的是天生一付冷漠、陰沉、孤傲、凜然的模樣、身材長長的、脊梁挺挺的、頭抬高高的、派頭十足的、對人愛理不理、講話冷言冷語、眼光瞟上瞟下;動作一板一眼,讓人莫測高深,只好稱之為「酷態」。

外表冷酷,不苟言笑的人,往往令人望之儼然,不易親近。戲劇界對古來人物的造型,總是把奸臣的臉譜塗成黑白交錯的酷態,忠臣的臉譜都是扮得清秀明朗的善態,讓觀眾一眼就分別出忠奸善惡,唯一例外的就是包拯,他是個史上的大清官、大忠臣,可是他的臉龐也是被畫得烏七抹黑,看起來跟大奸臣嚴嵩、秦檜、盧杞等人的大花臉相似。大概由於包拯一生臉上很難見到笑意,為了凸顯他那嫉惡如仇、是非分明的性格,唯有畫上大花臉,才能顯示出他正直無私的酷態。

由此可見,容貌冷酷的人,不見得都是壞人,也不見得都是好人,因為人之好壞,端在心術品德,外貌並不能完全代表也。

佛家有「金剛怒目」與「菩薩低眉」之語,代表「酷」與「慈」的形象,但是金剛雖然怒目,其出發點乃是為了降伏邪魔;菩薩一再低眉,乃是由於心懷慈悲六道,兩者殊途同歸,然而凡人是否能夠如此?那就可能是天差地別了。

俗語云:「人不可貌相。」誠然,有人容貌冷酷,可是內心熱情慈善;有人外表斯文,卻品性奸詐殘酷。更何況相隨心轉,運倚德行,「夙積其善,則賦其形美而福祿也;素積其惡,則流其質凶而處夭賤。」當年女皇武則天的打手周興、來俊臣,是史上惡名昭彰的酷吏,來俊臣還編撰了《羅織經》,專論如何羅人於罪,然後用刑逼供,真是駭人聽聞,有句「請君入甕」的成語,就是他們二人所創作。

周興和來俊臣彼此之間,難免勾心鬥角,有一天,有人密告周興謀反,女皇命來俊臣審問,周興還蒙在鼓裡,被請到來俊臣府中飲酒,據《資治通鑒》載:席間「俊臣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命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這是酷吏整酷吏,史上罕見。

同書又載:「周興與索元禮、來俊臣競為暴刻,興、元禮所殺各數千人,俊臣所破千餘家,元禮殘酷尤甚。」長得斯斯文文的來俊臣,熱情款待周興飲酒,半酣時請問周興逼供之法,然後依其法行事,含笑邀請周興自己爬進甕中,想想來俊臣當時的神情和態度,那才真正可以叫做「酷斃了!酷呆了!」

所以人間最可怖的是內心殘酷,而外表偽善的人,史上無數美女如褒姒、妲己、驪姬、賈南風、萬貞兒等等,都是蛇蝎美人,殘酷成性:而太史公筆下所記的《酷吏列傳》,在歷朝均大有其人,他們以逼供為趣、以施暴為勇、以用刑為戲、以殺人為樂、以作惡為榮,如漢武帝時代,就有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僕、咸宣、杜周十大酷吏,外貌都是人模人樣、儀表堂堂,實際上卻是冤殺無數生命的魔王。

由是可知,形貌酷態,並不能完全代表內心殘酷:外表熱情,也不能完全代表內心仁慈。社會上表裡不一、口蜜腹劍的人比比皆是,絕不能把表面酷態的人視為酷吏;更不可把表面溫和的人當成菩薩,在社會上交友,必須細心觀察、冷靜審視,才不致於被一些人面獸心、面惡心善的外貌所矇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