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支票就是手形?

邱傑 |2012.04.30
3412觀看次
字級

支票的台語讀法也是直接翻自中文的這兩個字,但早年台灣人稱支票叫做「手形」,直到現在,老一輩依然如此稱呼。

為什麼支票叫做手形呢?

最早還一直以為叫「手行」。當時的想法是,支票只是一張紙,帶著這張紙出門,只要用手在上頭寫幾個字,它便形同現金般好用,舉「手」之間便能「行」遍天下,所以才叫做「手行」。

行字在台語中也有多種讀音,用在銀「行」時讀法近似國語;用在「行」走時和品「行」時則各有讀法,其中品行一詞,讀音近似莧菜的莧字,和形影不離的「形」字同音,我一直以為從支票台語發音來推敲,應該就是手行無誤。

最近我因讀到一些台灣文史資料,進一步判斷,支票在稍早的台語用語中,應是「手形」而非「手行」。

早期台灣人簽署買賣、讓售、租佃、贈與、質押、借貸的合約時,當事人並不是在契約書上簽名或蓋章,而是直接把一隻大大手掌拓蓋在合約書上以表親身見證,所以今天看得到的早期文件,大多拓著一個大大的手掌印。

既然重要文契要蓋手掌印,像支票這麼重要的東西,理應蓋個掌印是少不了的。只因支票在台灣社會出現時,印章文化也開始盛行了,於是不再蓋掌印於支票上(事實上支票的大小也不夠容納一個大大手掌來拓印掌模),改以印章代替,但在人民的認定上,依然等同於拓印手掌的效力,因而稱支票為「手形」。

這是我的個人判斷,究竟是「手行」還是「手形」?或是另有第三種名稱?祈就教於台文先進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