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照顧服務員」大半是中高齡婦女,七成以上約四十至六十歲,學歷以高中最多;通常在醫院或安養機構工作,僅兩成左右在受照顧者家中工作。目前病患服務員來源不一,本地人、陸配、外籍新娘和外勞。薪資從一天一千多元至二千多元不等。
「一般人和老弱殘服務業」兩相對照之下,不禁要問:為什麼「老弱殘服務業」缺乏妥善規畫和管理,以致於人員、薪資結構、仲介公司皆「多采多姿」,又不容易吸引年輕或二度就業族群?
所以政府宜主動規畫和管理,將「照顧服務員」納入長期照護系統,鼓勵適任人員、合法仲介公司,調節薪資結構、仲介費用,藉「在職訓練」提升人員知識和技能。整個就業環境健全了,民間自然樂意投資或投身其中,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年輕或二度就業族群也要體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觀念該修正了,應充實相關知識、技能,鍛鍊自己成為服務照護人才。政府、民間共同努力,營造服務照護型社會。甚至讓「老弱殘服務業」媲美「一般人服務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己利利人、己達達人。
徐芳敏(台北市/台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