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把政敵納進體系

余遠炫 |2012.04.23
1464觀看次
字級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除了解放黑奴,結束南北戰爭內戰,並提出著名的「民有」、「民治」與「民享」的理念外,根據美國普立茲獎得主桃莉絲.基恩斯.古德溫(Doris Kearns Goodwin)觀察,林肯的成功之道,在於他能以恢弘的氣度,把他的政敵變成他的團隊,同心協力面對危機戰勝挑戰;林肯令人折服的,不是執業律師的滔滔雄辯,而是真誠待人化敵為友。古德溫的歷史傳記《無敵》,寫的正是林肯的勤勤懇懇,不以任何人為敵,巧妙的把昔日的政敵變成他的體系。

其實除了林肯之外,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唐太宗,在用人之道上,也是把他的敵人變成朋友,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唐太宗的帝位是透過玄武門之變奪來的,他殺了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後,東宮與齊王府的文臣武將都躲了起來,怕遭到唐太宗的殺害。其中以將軍薛萬徹與太子重要幕僚魏徵最受矚目。

薛萬徹在玄武門之變中,率先提出攻打秦王府,並且殺了李世民的人;但李世民即位後,釋放出和解信息,薛萬徹則從隱匿的終南山中走出來,回應唐太宗的勸降。唐太宗果然實踐諾言,既往不究。薛萬徹感念唐太宗的恩德,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唐太宗還把妹妹丹陽公主嫁給他為妻,表示肯定與重視。

魏徵則是在玄武門之變後,沒有逃跑留在長安準備等死。唐太宗見到魏徵就嚴厲責罵,認為魏徵離間他們兄弟感情,魏徵則是坦然的回答說,如果太子早些聽他的話,就不會有失敗的下場。當眾人為魏徵的命運捏一把冷汗時,唐太宗卻改變態度,不但饒了魏徵一條命,還重用魏徵。

「貞觀之治」最令人稱道的,就是唐太宗與魏徵之間的君臣關係。魏徵不畏權勢進諫言,唐太宗大肚能容,廣開言路。唐太宗把他的政敵變成了他的團隊,成就了歷史上「貞觀之治」的輝煌燦爛。

林肯與唐太宗共同的特點就是,把他們的敵人變成朋友,然後組成了真誠互信的團隊,為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這一中一西的偉大人物的度量與胸襟,值得當代人物做為學習榜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