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火球,愈往地下溫度愈高,從地表往下,每一千公尺增加攝氏二十五到三十度,在地下約四十公里處,溫度可達到一千兩百度,地球中心溫度可達到六千度。
地熱發電被稱做「來自地心的贈禮」,道理就在這裡。
台灣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位於歐亞和太平洋兩大板塊間,火山活動相當發達,有三大火山系統:大屯火山系(基隆、龜山島)、東部海岸山脈、澎湖群島,但大多數火山皆為死火山。
不過,別以為死火山就沒有作用,還有溫泉可以泡湯,就表示死火山「心還是熱的」。火山活動過的死火山地形區,因地殼板塊運動隆起的地表,地底下還有未冷卻的岩漿,會不斷釋放出大量熱能。
早在一九六二年,美國就建議台灣開發地熱資源。一九六六年,中油公司在大屯山區調查,在馬槽地區鑽獲溫度近三百度的地熱,但因當時沒有可承受地熱流體具強烈腐蝕性的井下鋼管,最後於一九七四年全部結束。
中油轉向中央山脈探勘,一九七六年在宜蘭清水鑽井探勘,發現此處除了溫泉,也蘊含豐富地熱,一九八一年完成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試驗廠,但僅止於淺層溫泉的研究利用,且因不敷成本而停止營運。
二○○五年,經濟部能源局舉辦「地熱發電國際研討會」,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台灣地熱發展潛力佳。「來自地心的贈禮」台灣要趕快接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