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希望藉著世界書香日,推廣全國閱讀,提倡詩情畫意的閱讀人生。如果大家多親近詩歌,就能在舉手投足之間散發人文素養。因此,教育部今年推廣詩的閱讀,鼓勵全台各縣市都選出一首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詩,希望透過這項閱讀活動,豐富大家的心靈。
國家圖書館和各縣市圖書館以「詩」為主題,聯手舉辦讀詩節「尋找,春天的詩蹤」,推出各項以詩為主題的展演和講座,邀請詩人羅智成、蔣勳、瓦歷斯‧諾幹等人共襄盛舉,一同推廣詩的美好。
為「尋找 春天的詩蹤」暖身,國家圖書館推出的「詠春、閱讀詩之美」巡迴講座和旗艦型講座早於於三月十六日在各地展開。
三月十七日下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陳義芝教授,在國圖國際會議廳與讀者分享「中文新詩前期的幾個重要景點」,他說:詩不僅是作者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社會現象的反思。反映表達在人生面相的中文新詩,以冰心的〈春水〉、林泠的〈給林羚——一九九一年法蘭克福客棧〉可具代表性。此外,學院派詩人代表楊牧於二十九歲寫下的〈延陵季子掛劍〉一詩,表達了青年學子面對如何抉擇的「人生面相」……
在教育部指導下,「尋找 春天的詩蹤」以推動全國閱讀風氣及提升閱讀能力為願景,設定具體可行的實施策略,期能養成民眾的閱讀習慣。從四月到六月,國家圖書館與全國各縣市和各級學校圖書館六十多所單位攜手,辦理春天讀詩節和書香日主軸活動,祈願在大眾心中撒下如詩歌和諧優美、熱愛閱讀的種子,建構富而好禮的書香社會。
空中交會 簡訊傳詩情
活動與中華電信合作,以簡訊傳詩,在這充滿愛與美的時日,問候親朋好。中華電信用戶上網後,可以在主辦單位提供的許多詩句中,選擇一則最貼近自己心意的,轉寄親友。屆時,台灣的天空想必是詩的雲彩流動,交會時更散放四月的浪漫光彩。
聯絡簿裡 親情詩關愛
在世界書香日當天,希望全國中小學老師不但引導孩子一起吟誦詩歌,甚至進行個別詩歌朗頌分享,更可以鼓勵學生在聯絡簿抄寫一首詩,當父母打開聯絡簿時,被孩子的「愛的小詩」撲個滿懷。
讀詩的99種方法
四月二十一日的世界書香日暖身活動之一,由趨勢教育基金會合辦,在國家圖書館演講廳進行了下午場及星光場的「詩的立體書‧讀詩的99種方法」多媒體展演活動。這是一場融合文字、影像、音樂與舞蹈的詩歌宴饗,以多媒體形式呈現,透過劇場型態的展演,引領觀者突破文字想像的邊境,體驗詩的無限可能。
活動中,殷正洋、王心心、王文華、韓良露、葉樹姍、王雁盟、吳志寧、王孟超、蕭正偉、陳孝齊、侯勇光、羅珊珊、愛蘇菲部落、艾朵拉(Ardore)舞團等藝文人士,將演繹前輩詩人周夢蝶、余光中、洛夫、鄭愁予、白萩、楊牧的詩作。 並由詩人白靈、陳義芝、向陽、陳育虹、廖咸浩、陳克華、吳岱穎、廖之韻、林德俊等人現身說法,詮釋、分享他們的詩之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