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歌川經歷各種類型的藝術創作後,因為頓悟到禪的哲理與奧祕,決定以禪宗始祖達摩為主軸,用最大心力投注於「禪畫」創作。
圖為作品〈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圖/佛光緣美術館非報系、記者郭書宏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有「近代禪畫宗師」美譽,且名列文建會「台灣美術史前輩畫家」之一的已故藝術家黃歌川,其晚年創作多幅的經典禪畫與達摩畫作,即日起至五月二十七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的「禪心—黃歌川達摩作品紀念展」呈現,提供民眾藉由其「生活禪畫」的水墨線條,體會禪悅及其禪宗灑脫的意境,更展出多幅黃歌川的蓮荷作品,還有首度亮相的早期台灣寫生風光畫作,可說是近年黃歌川最完整的大型個展。
生於一九一九年的黃歌川是本土藝壇資深藝術家,醉心藝術創作長達七十年,歷年創作許多的漫畫、木刻、攝影、水彩畫、水墨畫,他不僅獨創「冰裂紋蠟染畫」,並進行中國水墨畫改革,以西方油畫材料與技法入國畫,發展獨樹一格的「水墨畫油彩化」。晚年的黃歌川因接觸禪學,畫風轉向「新生活禪畫」,他以禪宗祖師達摩為主軸,繪出達摩的千姿百態,氣韻生動且頗富趣味,另開禪畫意境的新風格;二○一○年,黃歌川以九十二歲鶴齡往生,留給世人無限的追思與懷念。
子代捐畫作
延續深厚法緣
為了紀念國寶級繪畫大師黃歌川作品展開幕,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昨舉行開幕茶會,會中由黃歌川長子黃河清代表父親捐贈二十幅的達摩、蓮荷作品,由佛光緣美術館副館長如川法師代表接受,並回贈一幀感謝狀,延續黃歌川與佛光山的深厚法緣。
「星雲大師對父親黃歌川影響有二,一是禪畫與達摩作品,再者是開啟他的修行路。」黃河清表示,二十年前,父親在台北聽聞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禪學講座,開啟佛門因緣,他以達摩為創作主軸,表現禪的生活哲理,更在二○○一年時於佛光山金光明寺皈依佛門,皈依名為「文伯」,同時獲聘擔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三峽分會顧問,加入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的行列。
以達摩為題
畫出頓悟奧祕
黃歌川曾說:「畫達摩時,有時候會覺得有如天助,往往一下子就揮出神來之筆。」如川法師表示,「達摩百態圖」是黃歌川經歷各種類型的藝術創作後,因頓悟到禪的哲理與奧祕,決定以達摩為禪畫創作主題,「禪心」一展呈現造型千姿百態的達摩禪畫,藉由法像的水墨線條,向全世界傳達禪學思維與東方禪文化之美,進而提升世人對禪的價值與認同。
有別於多數藝術家創作達摩的嚴肅、怒目相,黃歌川認為,禪畫要與時俱進並生活化,因此他畫筆下的達摩像,呈現時尚流行的卡通漫畫風格,設計出百種造型的達摩,筆觸生動、神韻非凡,讓觀者受到心靈感應並產生共鳴。
佛光緣美術館除了舉辦「禪心」展外,並在本月發行出版《禪心─黃歌川達摩作品選集》,搭配大師《星雲說偈》、《佛光菜根譚》法語,讓一代禪畫大師的達摩作品,得以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