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四月十二日投書版的《老師控制情緒 智慧化解教育挑戰》,該位老師「以牙還牙」的處理方式,確實是負面教育。這使我想起在校園內印象深刻的兩件事。
一年多前某天晚上,留校處理事務,一位同學在走廊吃雞排,從他的嘴裡掉下一塊肉,我順勢就彎下腰撿起, 他卻脫口就說:「老師!你要吃喔?」這突如其來的無禮話語,著實會讓人錯愕生氣!愣了一下後,我冷靜地回覆:「喔! 老師最近因健康因素,已吃素一個月了!同學,你說話是不是太隨便了!」他有點愧疚地說:「歹勢!歹勢啦!是我太魯莽了!」
另外我曾在台大校園內的福利門前廣場休息,順手撿起地上的兩個飲料罐放入塑膠袋內。當起身走向垃圾桶時,一位小朋友高喊:「伯伯,這邊桌上還有兩個髒袋子」,他以為我是負責清掃工作的「阿伯」。我回答:「小朋友,我也是遊客啦,我們一起去丟垃圾。」小朋友果真起身,拿起桌上的兩個髒袋子走過來,丟進垃圾桶!
師長常會碰到一些同學或年輕人行為脫序,犯錯失禮,最理想的處理方式就是「因勢利導」,「機會教育」,當然這些機智的「臨機應變」,都是要靠時間慢慢累積練習。
楊禮義 (台北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