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可飲,更可醫。
提及飲茶的好處,正如中醫藥博大精深的悠久歷史,豈止三言兩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這麼說的:「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事實上,茶入喉的口感,其澀比苦稍重,更屬陰中至陰的沉與降。
中醫認為:茶葉也是中藥。茶葉味苦甘涼,入肺胃經。主要功能是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利尿、治療頭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煩口渴、食積痰滯以及痢疾等。相傳神農氏嘗百草,亦是用茶葉解毒。
對於《黃帝內經》中五行的應用不光只是針對季節,還有對於人體五臟的的連繫,夏天對應臟器為心,其色為紅。立夏過後,即代表著盛夏之際即將到來,而夏天代表著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的季節,因此我們在夏天時,宜多食多飲具有清涼平和與瀉心火的食物。而一日之間從日生日落,如同一年四季變化般的循環,陽光升起如炎暑將臨,適宜飲清心火的「福定」養生茶(配方主要為薄荷、碧螺春綠茶),以養心靜。
許多人在夏天的數個節氣中,會明顯感受到天氣炎熱,而有吃不好、睡不好、煩躁不安等生理反應,由於心開竅於舌,心亦主脈之因,出現口瘡舌破、面部潮紅等上心火的狀態。因應於此,我們在夏天宜清心火,以涼血熄風,鎮靜安神。
「福定」養生茶,色鮮艷而香濃,猛然一聞直通鼻竅,入口後湧上的甘甜是最直接的感受。碧螺春綠茶味醇,古人讚曰:「嚇煞人香」,而薄荷辛涼之氣,飲後深沁脾胃,在夏季服用,清熱之餘,更透心涼。
「碧螺春」屬不發酵炒菁綠茶,由於特有的香氣,因而有「嚇煞人香」的別名。台灣三峽特產的碧螺春葉,型較長且略帶白毫,茶氣清新;尤其茶湯翠綠色澤,望之清淡,入口則香氣馥郁。
薄荷的效用,在《唐本》曰:「賊風傷寒發汗,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暑氣,煮汁服之,發汗,大解勞乏,亦堪生食。」
夏天,常常會喝綠豆湯來降火氣,現在有多一款飲品可選擇應用,美味之外尚可達到去心火氣加乘的效果。煮綠豆湯時,放入兩包「福定」養生茶一同熬煮,豆熟湯青,飄著淡淡茶香,入口時還有薄荷的辛涼,放涼食用更有七竅通透之感,達到炎炎夏日消除火氣的絕佳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