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微雨後,薄翅膩光,才伴遊蜂來小院,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
從這首宋代大儒歐陽修的〈望江南〉詩中,不難想像蝴蝶在紅花綠葉間婆娑起舞的情景是多麼的引人入勝!所以,儘管許多人對於昆蟲的印象並不怎麼好,但對嬌俏的蝴蝶卻是另眼相待;不但騷人墨客時為文諷頌、謳歌,就是凡夫俗子,也會以通俗的辭句,表達愛蝶的感受及由衷的喟嘆!
春來花開蝶飛舞
面對翩翩飛舞的彩蝶,很多人習慣稱牠們為「大自然的舞姬」,實在十分貼切!而在北台灣,陽明山就是這群大自然舞姬最大的遊樂園,特別是國家公園區內,春暖花開時節,群蝶換上新裝舞著新舞步,為春光中的嫩葉藍天,點綴出最繽紛的妝容。
根據台灣大學昆蟲保育研究室的調查,分布於陽明山區的蝶種多達一五一種,幾達台灣產蝶種的五分之二;而且各式各樣的蝶類,終年可見,其中以每年的四至十月間,為成蟲飛舞盛季;尤其五至九月間,只要天氣晴朗,徜徉於國家公園內,滿眼蝶影翩翩,令人心曠神怡;每逢是食茱萸、風不動藤或賊仔樹的花兒盛開之際,數以百計的蝶類,群集吸食花蜜,形成「蝴蝶樹」的情景,更是蔚為奇觀!
賞蝶請到陽明山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以大屯山及面天山區的蝶相最為豐富;在澤蘭、冇骨消盛開的季節,大群的斑蝶及款款起舞的鳳蝶,為碧綠的原野叢林增添幾分姿色!
根據調查,活動於大屯及面天山區的蝶類達一三四種之多;其中鳳蝶科有二十一種;粉蝶科有十五種;蛺蝶科三十二種;斑蝶科有十一種;蛇目蝶科有十七種;小灰蝶科有十五種;蝶科則有二十三種。
至於發生數量,以一九八六年曾進行的全年二十四次調查為例,共記錄了近一萬八千隻蝶類,數量之豐富,令人咋舌!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特地在此一區域規畫數個「蝴蝶花廊」,供遊客欣賞、研究這類素有「大自然舞姬」之稱的嬌豔昆蟲。
北台灣蝶蹤處處
除了陽明山之外,北台灣其他地區中,北新莊也是賞蝶的好去處,此外像內、外雙溪區有八十五種蝴蝶;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則有六十八種活躍著;鄰近國家公園的陽明山公園也有四十七種蝴蝶。由此可見,北台灣雖然蝶蹤處處,可說是蝴蝶的幸福天堂,但仍以大屯山和面天山區為主要集中地。
由於蝴蝶可說是最引人注目的昆蟲,因此只要蝴蝶多的地方,每年蝶季一到,總會誘來許多捕蝶、賞蝶的人群;陽明山國家公園由於植物相複雜,蝴蝶種類和數量相當多,長久以來,一直是台灣重要的蝶類盛產地,也是賞蝶的好地方。
蝴蝶花廊蝶翩翩
正由於大屯山及面天山區全年出現的蝶種多、數量多,大型漂亮的種類也多;加上當地植被豐富、植物相複雜,交通方便、路況良好,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年都會在「蝴蝶花廊」,舉辦許多賞蝶活動,一方面以蝶類做為遊憩、解說資源,另一方面也算是推展科學教育、自然教育的活動。
根據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的規畫,「蝴蝶花廊」的主要路線有二,其一是五──七月的「青斑蝶道」──大屯登山車道;其二是六──九月的「二子坪步道」,經二子坪、柑桔園、三聖宮至北投的清天宮。
其中以二子坪入口至柑桔園、三聖宮一帶蝶況最佳;許多大型的鳳蝶,例如大紅紋鳳蝶、烏鴉鳳蝶、黑鳳蝶、大鳳蝶,柑桔鳳蝶及玉帶鳳蝶,每年發生數量都相當多;這是因為附近有豐富的幼蟲食草──柑桔類及台灣馬兜鈴的緣故。
步道沿途爭弄春
在粉蝶類方面,陽明山區較多的種類有端紅蝶、台灣粉蝶及荷氏黃蝶;鄰近甘藍菜園的地區,紋白蝶和台灣紋白蝶數量亦多。在蛺蝶方面,琉璃蛺蝶、紅裌蝶、黑端豹斑蝶、黑擬蛺蝶及擬態效果最佳的枯葉蝶,都是代表性的種類。斑蝶類方面,本區共有六種青斑蝶類,其他像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及黑脈樺斑蝶,數量多得令人心花朵朵開!
尤其是青斑蝶類,每年一到澤蘭開花的季節,大屯登山步道及車道兩側,青斑蝶、小青斑蝶群集吸蜜的鏡頭,蔚為奇觀!
在蝴蝶中,蛇目蝶類和蝶類是較不起眼的一群,前者代表的蝶種有黑樹蔭蝶、台灣波紋蛇目蝶、小波紋蛇目蝶及大波紋蛇目蝶;而後者較多的是大綠蝶及黃條褐蝶。
至於小灰蝶類,素有森林「活珠寶」之稱,因為這些嬌小的蝶類,在陽光下彩翼閃爍生輝,飛得又快,往往令人目不暇給!本區的小灰蝶,則以紅邊黃小灰蝶、埔里波紋小灰蝶及沖繩小灰蝶數量較多。
稀有蝶類十一種
在陽明山擁有的一五一種蝴蝶中,屬於台灣特有種的共有十一種;包括鳳蝶科的台灣鳳蝶、台灣麝香鳳蝶及雙環鳳蝶;粉蝶科的江崎黃蝶、蛇目蝶科的台灣波紋蛇目蝶、大波紋蛇目蝶及江崎蛇目蝶;蛺蝶科的台灣小紫蛺蝶、埔里三線蝶;小灰蝶科中的高砂小灰蝶,及蝶科的黃條褐蝶。
除了這十一種台灣特有種之外,陽明山國家公園蝶類的特色包括外型豔麗、飛翔姿態優雅的大紅紋鳳蝶數量頗多,成蝶幾乎終年可見;其他大型鳳蝶、斑蝶、蛺蝶亦多。
每年五至七月青斑蝶類大發生;以擬態著稱的枯葉蝶,在本區柑桔園一帶尤多;由於附近柑桔園多,因此以柑桔葉片為食的鳳蝶類特多。在台灣其他地區較為少見之輕海紋白蝶、黃星鳳蝶及斑鳳蝶,本區數量尚稱可觀。
春暖放晴最宜時
若親子對蝴蝶感興趣,建議利用春暖時節賞蝶季的假日到陽明山國家公園一遊。如有雅興,只要多加鑽研,也不難成為業餘的蝶類學家喔!
至於賞蝶必須具備哪些裝備呢?一般而言,蝴蝶喜歡在晴朗的天氣下活動,所以陰雨天並不適合上山賞蝶。而在一天之中,吸蜜性蝴蝶活動時間是在早上八——十點及下午二點—— 四點之間活動,所以要欣賞蝴蝶必須先了解蝴蝶活動的時間。
在服裝方面,由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步道寬闊,因此長褲、短褲、短袖上衣皆宜,但足下最好穿著步鞋或輕便鞋,較能輕鬆追逐飄然而過的蝶蹤。
兼賞蜂虻蠅甲蟲
如果有特定想要觀賞的蝶類,或想要辨識蝶類幼蟲,最好先認識幼蟲之寄主植物,才能在寄主植物上尋找幼生期個體。事實上,陽明山區的蜜源植物相當多,夏天,冇骨消是最理想的蜜源植物,此外,菊科及賊仔樹、食茱萸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春天,南國薊、澤蘭及野當歸,則是許多蝶類所鍾愛的蜜源植物。
觀察蜜源植物時,不妨多注意除了蝴蝶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許多嗜蜜性的昆蟲,像蜂、虻、蠅及甲蟲「進出」花間?至於這些昆蟲的幼蟲食草,則以柑桔類、台灣馬兜鈴、牛獼菜、魚木、蓳菜、樟樹及台灣馬藍等為主;如想認識植物,也可在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遊客中心選購介紹植物的書籍。
一般進行戶外觀察,賞蝶最好能有把捕蟲網,但根據國家公園法,持捕蟲網在區內活動必須事先申請核准才行;還好,每年管理處的解說教育課常舉辦賞蝶活動,有些駐站服務的解說員通常會持網介紹,遊客在觀察完之後即將蝶放生,因此如有興趣,不妨洽詢解說課參加這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