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瓶裝飲料雖然方便,但因瓶蓋與瓶身分離,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台灣科技大學設計所學生研發「連體瓶蓋」,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肯定。台科大今年有十一件作品入圍前三百名,藥罐、跑步輔具、連體瓶蓋、外星眼地球儀、拆帳單等五件以「關懷設計」系列作品獲選全球百大,師生興奮不已。
德國iF設計大獎四月初公布評選結果,台科大、北科大、大同大學等十四校、二十六件作品入選前百大,台科大五件作品入選百大,是各大學中件數最多,三百四十分得獎積分,也名冠全球。
台科大表示,高齡化社會來臨,近年設計趨勢從「人性」出發,設計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創意作品。這次獲獎作品「藥罐」,就是台科大設計所學生葉銘杰考量許多長者或帕金森氏症患者手易顫抖,不好控制用藥數量,發想出貼心藥罐,只要按壓藥罐頂部,就可倒出一顆藥,解決老人家吃藥的煩惱。
瓶蓋是汙染海灘的殺手。台科大設計所學生李儀家、張世昌和王國傑設計「連體瓶蓋」,將瓶蓋由環狀轉環改成螺旋狀,與瓶身連結,方便與瓶身一併回收,開瓶後單手即可飲用,不必手拿瓶蓋。
雲端概念地球儀
「我們希望結合雲端科技讓地球儀資訊更豐富」,設計創意教具的台科大學生黃新雅與黃凱蘭說,這款名為「外星眼」的地球儀結合雲端科技概念,讓地球儀上的資訊放大,連接網路提供更多元內容,幫助學生繞著地球跑,「地球儀」不只是「地球儀」。
隱形眼鏡讓近視族方便,但換戴時若沒水洗手易造成感染。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林大智與謝易帆研發「Finger Contact」,將隱形眼鏡包裝改成軟性材質,只要由下往上推,隱形眼鏡的軟式包裝就可套在食指上當手套,讓食指和眼球間多一道阻隔保護。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楊凱銘以「Contactless」入選德國iF概念獎前一○○名。楊凱銘說,公廁不比家裡乾淨,尤其是廁所門把,上完廁所都會碰到,將門把改成溫度感應,進廁所後用手感應門就會自動鎖上,要離開廁所時,再次用手感應門就會自動打開,這樣不用碰到門把,比較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