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一名郭先生二年前右側鼠蹊部有隆起現象,醫師告知罹患疝氣,他沒立即處理,拖了二年,導致鼠蹊部到陰囊腫一大塊;檢查出是惡性腫瘤,最後開刀切除,並輔助放射線治療,才解決難言之隱。
四十五歲郭先生是建築工地搬運工,二年前發現右側鼠蹊部有小隆起現象,到醫院求診,醫師告訴他罹患疝氣,郭先生不以為意,一拖就是二年;不料病情日益嚴重,整個鼠蹊部到陰囊腫一大塊,連走路都受到影響,趕緊求診。
署立台中醫院泌尿科醫師林明鴻表示,經檢查,患者不是罹患疝氣,而是一顆重達六公斤的腫瘤,隨即手術割除。
林明鴻說,患者病理報告證實為惡性纖維組織肉瘤,術後接受輔助放射線治療,追蹤一年多沒有復發。
林明鴻表示,鼠蹊部疝氣的確是外科常見需動手術疾病之一,因鼠蹊部位腹壁肌肉缺損或薄弱,當腹部用力時,腹膜及腸子會往外鼓出。
他強調,鼠蹊部疝氣,通常在腹部放鬆時,腫大會自動消失,或加以擠壓而消失,但並非所有的鼠蹊部腫大都是疝氣,如果腫大處不會消失,壓起來是實心,且不會移動,應立即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