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 留一口氣回老家 折磨病人

周希諴 |2012.04.10
6967觀看次
字級

多年前,參加醫學會時,曾聽到幾個主治醫師談論到:

「台灣老人臨終時,大多有想要留一口氣回老家的習俗。但因子女不知道涵意,反而讓臨終病人多受苦。」

「我看過一個失智多年,已呈現昏迷的老先生,在子女要求下,被醫師護理師『延命』,從前一晚八點到隔天早上,才讓老先生回家。」

「靠的就是急救升壓藥物及插管,加上人工氧氣袋壓擠,折騰一個晚上,『留口氣』回家。」

「什麼?都已經量不到血壓了,還用人工擠壓急救甦醒氣球,擠壓十幾個小時?」

「對啊,聽說住院醫師因此流下眼淚。」

「在美國,病人已瀕臨死亡,除非病人已簽署器官捐贈,否則不會『無效醫療』。」

「台灣醫學進步太快,又有全民健保,才讓民眾對昂貴的『急救藥物』及『急救處置』,沒有深思的機會。」

「病人會受苦啊?」

「問題就在這裡,病人瀕臨死亡無法發聲,家人也不清楚『急救藥物』及『急救處置』,對病人傷害有多大。」

「內行人(醫師、護理師)都知道,除非救命才需使用那些極端的措施。」

「問題是跟民眾解釋時容易被誤會,難怪醫療人員選擇明哲保身。」

事隔多年,沒想到在醫學會,聽到醫師們談相同的事件。最近瀕死病人使用「急救用昇壓劑」,似乎更普遍。

一位年輕主治醫師問我:

「如何減少瀕死老病人受苦,讓醫療資源降低浪費?」

「耐心跟病人家屬解釋,使用『急救藥物的升壓劑』及『急救處置的擠壓氧氣甦醒球』,是急救最痛苦的兩項。」

「其實,對瀕死的病人,不要靠『急救藥物』留一口『怨氣』回家,順其自然好死,留著善終『福氣』回家,才是孝順的真諦。」

註:有沒有可能讓高齡的末期老人,不必經過『急救升壓藥物』、以及『按壓急救甦醒氧氣球處置』,就能達到在家往生的目的?筆者認為,除了仰賴醫療體系外,病人照護者的心態最重要。以我照顧五千位末期病人臨終的經驗來說,假如照護者或家屬,願意認真考慮,讓末期病人在家裡往生,在醫療團隊(包括居家照護團隊),以及社工、健保體制(居家療護)的幫助下,幾乎都能留最後一口氣,在家裡善終。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