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立委提案修法,要求開放捷運站區與車廂飲水,引起正反意見。贊成者認為,搭捷運不能喝水「不人道」,反對者認為,捷運之所以能保持優質形象,禁止飲食是重要因素。
包括台鐵、高鐵、客運,都允許在車上飲水、吃東西,因此,不斷有聲音要求比照。
其實,前三種交通載具都以長途為主,長時間要求乘客「不吃不喝」,確實「不人道」,但捷運屬都會區交通工具,班次緊密,大多在一小時內可到達目的地,短時間「不吃不喝」,影響不大。
「小不忍則亂大謀」,一旦開放喝水,人的要求無止境,接下來可能要求開放吃東西。開放喝水,也會衍生爭議;果汁能不能開放?飲料五花八門,難以周全規範,到時又會吵成一團。
開放車廂飲水,看似單純,其實現在未開放,已有人帶水上車;偶爾會看到倒了一地,大家七手八腳,忙著用抹布、衛生紙吸水,否則很容易滑倒;也曾看見車廂內濕漉漉、髒兮兮,捷運整潔明亮的形象盡毀。
許多外國遊客對台灣捷運稱讚不絕,除了服務人員態度好、班次多、班車準時,車廂整潔舒適也是原因,一旦開放飲食,令人擔心。
忍一下吧!到站再喝水吃東西,贏個文明的美名,比什麼都值得。
忍者(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