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現實主義是二十世紀六○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出現的一個流派。
「魔幻現實主義」一詞最早出自德國文藝評論家費朗茨‧羅。一九二五年,他發表了一本評論繪畫的專著,書名為《魔幻現實主義,後期表現派,當前歐洲繪畫的若干問題》。
「魔幻現實主義」這一名詞被應用到拉丁美洲的文學上,則是從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於一九六七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開始的。這部奇妙而又動人的小說以虛構的小鎮馬孔多,以及居住在馬孔多的布思迪亞一家一百年間的變遷,反映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小說中有不少離奇怪誕的情節和人物,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和象徵意味。這種獨特的風格,引起了讀者和評論界的極大興趣。
評論界認為此書是當代拉丁美洲小說中一種新流派的代表,因此便借用了在美術界與此相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詞,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
該流派的主要特點是在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插入離奇怪誕的情節、人物和意境,以及種種超自然現實。代表作家有馬爾克斯、博爾修斯和阿斯圖里亞斯等。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具有深刻的現實主義,離奇怪誕而引人入勝的情節、獨特的文字風格和色彩,因而深受讀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