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我要把兒童節得到的禮物撲滿存滿,捐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南山中學附設幼兒園,全園兩百二十七名師生,昨天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發起的地區性飢餓三十活動,透過創意闖關遊戲體驗貧苦兒童的處境。
台灣世界展望會北區辦事處主任鍾佳伶說,兒童節真正的意義在了解兒童應有「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之權利,慶幸幼兒園的小朋友已明白這個道理。
「我很幸福,因為我有很多鉛筆和畫筆,但是非洲的小朋友都沒有,只能在沙子上畫畫,希望我長大後可以捐食物和水、畫筆給他們」、「我要把兒童節的禮物、多啦A夢的撲滿都存滿,未來捐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兒童節前夕,南山中學附幼的兩百名師生有不一樣的感受,藉由響應飢餓三十活動,老師高興幼兒從中學習知足、感恩,透過撿垃圾的遊戲,幼兒還學會了如何愛地球。
參與體驗活動最小的孩子才兩歲三個月,最大的六歲,在六個小時的創意飢餓體驗、闖關活動、宣導影片中,小朋友看到世界角落弱勢兒童的生活面貌,在老師講解說明後,他們將珍惜食物和分享愛的想法畫在手掌上,再將小手印在愛心板上,把他們願意幫助對方的想法,傳達給世展服務對象,希望弱勢兒也有開心的兒童節。鍾佳伶說:「孩子的生命將因任何一位肯付出關懷的人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