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幸「福」 從人間福「報」開始

郭書宏 |2012.04.01
973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篤信基督教的監察院長王建喜歡閱報,一天的幸福,從看《人間福報》開始!「優質媒體能導引國民走向健康,讓社會國家達到和睦健康、平安喜樂的境界。」他期許《人間福報》持續走向光明的道路,為社會注入更多的公平正義。

從新聞媒體報導,多少也能窺見當今媒體日漸失序,王建指出,勉勵大學生珍惜黃金學習時間卻被扭曲成「大學生打工笨死了」的話題;因體恤民意在監院證婚,卻引來諸多揣測與非議。對部分媒體如此斷章取義,他認為,讓整體社會感覺愈來愈沒有是非黑白,這現象實不足取。

當今媒體沉淪狀態令人憂心,王建在《公平正義何處尋》新書中,名為「爛掉的媒體,幫兇的記者」一文即援引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批判當前媒體集體犯罪的亂象,「當然也有《人間福報》等少數良善媒體力挽狂瀾,不然台灣早就沉到海底了。」

對於院長每日必看《人間福報》,監院同仁不免好奇詢問:「好看在哪?」王建舉一次去餐廳的例子,餐後老闆娘詢問:「菜適合您的口味嗎?」當時王建指著吃完空著的碟子,用行動證明菜餚的好吃;同此道理,王建拿出一疊疊的《人間福報》剪報,上面用紅筆畫著重點與嘉言,「用言語推崇略顯恭維,每日的剪報代表對這份報紙的喜愛與支持!」

王建坦言,一開始《人間福報》免費贈閱監院時,他因不熟悉此報的優質內容,還一度反應不用送報,「沒想到在看過後,愈看愈好看,欲罷不能。一般報紙多是快速翻閱,但看《人間福報》我得仔細慢讀,用筆註記標重點,更進一步將好文章與報導剪下,這些內容都是我充實知識,以及寫作的豐富資料來源。」

「用愛心,說誠實話」,王建常用這句話來勉勵媒體。他說,媒體發揮極大的社會功能,監察院行使監察權若無媒體配合報導,效果將會降低很多。

他進一步指出,媒體人如果真的愛台灣,就應在個人崗位發揮專業,用新聞化且感動人心的報導,並說公道話來彰顯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做一些真正愛台灣的事情,這也是他對《人間福報》的深厚期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