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台北教育大學特教系教授呂金燮,在竹縣橫山鄉沙坑國小推動「好野人小學」概念,鼓勵孩子尋訪社區寶藏,參與課程的十八位五、六年級學生大多沒有相機,新竹東北區扶輪社得知後,昨天捐贈十八架全新數位相機給學校。
昨天相機送到學校,學生相互研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新竹東北區扶輪社長彭泓瑋鼓勵孩子,透過相機鏡頭,多挖掘身邊值得觀察的事物,成為敢於追夢的好野人。彭泓瑋認為,填鴨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容易遇到瓶頸,偏鄉孩子在寬闊空間裡學習,沒有被壓抑,累積無限的想像與創造能力,潛力十足。
沙坑國小孩子們透過「好野人小學」課程引導,將成為有野趣、有見識、有實踐力的好野人。
五年級學生余庚展對「好野人小學」課程很有興趣,上課踴躍發言「眼睛發亮」,他說,要用相機紀錄校園裡最美的角落。「別讓台灣孩子窮得只剩下分數、錢和自己」。長期研究資優教育的呂金燮認為,所有偉人來自於大自然、優秀是「玩」出來的,偏鄉孩子其實比都市孩子更富有、更有希望。
沙坑國小校長彭銘君表示,全校五十一名學生超過五成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及外籍配偶家庭,家長社經背景偏低,學生學習成就較低,孩子最缺乏的其實是自信心,「好野人小學」概念投入後,希望提升孩子自信心,讓孩子更認識自己及家鄉,提高作夢的勇氣及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