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陽光的緣故

文/梁評貴 |2012.03.30
1333觀看次
字級

每次回到屏東,都覺得那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中壢的陰雨對比著屏東的金光燦爛。一個人在外地生活,常常被不為人知的難題困住,對生活不停的卻步,又不停的重新踏出,走走停停。寫作也是一樣,但我竟未想過困住我的,其實只是天氣。早晨醒來,看見整座城市沒有理由遞來一片雨,有時是籠罩全局的一面霧氣。中壢對我而言,是個布滿水氣的水之都市,是相對於我久住南部之後的異域之都。但中壢偶爾的日出,也總是讓人想起一些畫面。譬如那個在擁擠的校車上,幾乎無立錐之地的空間裡,老舊校車發出沉悶的汽油臭味,人們胼手胝足一一擠上,整台校車宛如一座人口過盛的即將崩頹之城。

那時,清晨的陽光正好伴隨著昨晚的空氣降臨,調和的不慍不火,我就在人群當中,看著自己。覺得人的殊性就這樣被抹煞,人人穿上同樣的制服,手上提著相同的書包,擠上一台被嘈雜的交談淹沒的校車。眾弦齊發聲,找尋不到唯一的高音。那是我蒼白的青春,也是我對陽光的第一印象,蒼白荒涼。所有正課結束後,被強制留下來夜自習,我和S早早吃完便當,坐在階梯上看著黃昏正滿溢過來,校園中的噴水池被繡上一層金邊,映現出未來之夢的浮光掠影。S問我:「你以後,想做什麼呢?」我看著對面的山頭,陽光已漸漸落到陰影之後,但天空仍堅持灑出一片血脈作為最後的合聲。無法回答。

「想做什麼呢?」我們穿著西裝外套、皮鞋、領帶,模仿著大人的樣子,日復一日在實習工廠裡焊接電路板,在烙鐵替焊錫燙出層層煙霧的生活裡生活,在煙霧之中找尋未來的方向。課堂上,老師拿起小小的一塊IC,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寫進程式,這塊IC,就跟垃圾沒有兩樣。」回到家中,我小心拿起自己工具包裡的IC仔細端詳,心裡想著,這就是操控我們生活的黑色結塊,我們把語言寫入,使其運作如大自然的律動,再操控著人們配合我們由語言規定出的律法。就是這樣嗎?現代生活就真的只是這樣嗎?

S,你說是嗎?即使我們某次,為了在校車上爭得一席之地,鈴聲響起便從教室瘋狂奔出,午後的太陽指引著我們的道路,滿地撒滿金光,終於兩個人都在校車上搶到位置,最後氣喘吁吁的說不出話來,也只是相視而笑,那就是我們的青春了嗎?我們不斷的跑著,以為這樣就能跑到夏天的盡頭了嗎?

這些問題過了很久,都還沒有答案。我想起更早之前上下學的日子,騎著腳踏車,故意把速度放慢,在落日的包圍中漫無邊際的聊天,騎到我們各自散去的盡頭。或是,有一天你告訴我,有一條隱密的通道,可以直達鎮立的游泳池,然後從沒有人知道的小通道中竄出來,只是在長長的過程中,會經過一片人煙罕至的亂葬崗,不過就是因為這樣才沒人敢走。S,你當時言之鑿鑿,我們在放學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隨著你騎進那條小通道,把所有不安都吞下,把所有的呼吸都禁閉,那種緊張的氛圍。

後來,我們果然一如你所說,騎到鎮立游泳池了,並虛榮的宣布,從此那條小路就是我們的秘密通道。多年以後,小通道居然消失了,就這樣不見了,是否我們通往童年的記憶也隨之消逝?S,你仍舊緘默,是否是要在一樣的落日下,一樣的時間點,經由你的帶入,像消解方程式一樣,直達的通道才會再現?S,我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當時好像只要畢業,所有的結局就會像說好了的那樣,不會偷偷逃走。

怎料在多年後,S,你竟緘默不語,封上的嘴唇如一堵牆,這讓我想起以前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防風牆,禁絕所有口語再度洩漏。我在當時愛聽的一首歌裡面,又找回當時的印象,所有的畫面都清楚了,而S,你始終模糊,想當時我參加周末加強班,卻坐在教室的最末端,抵抗台上老師傳達下來的概念,雙眼仍也不時飄向窗外,而你坐在前面數來第三,那種認真上課的神情可想而知,與後面的喧鬧,形成一種迥異的對比。

當你叫我答應你一件事情,我心想可能是什麼難事,正當我準備接應所有的問題時,你卻說:「我們通信好不好?」這的確令我驚訝,當時即時通還不甚流行呵,就算如此,通信也太奇怪了。「那我要寫些什麼呢?」我問,其實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白問,你說:「就寫你今天讀了多少書,怎麼樣?」我馬上才驚覺,原來快要大考了呀!那樣荒腔走板的過去,終究得面對現實的制度,我答應了。

一天換一信,那樣累積下來,到畢業時,已經是約有厚度的一疊,清一色都是紅線白底的隨堂測驗卷,那時我們把它折成各種形狀,然後在無人看見的一瞬間交換,像是保守某種密語一樣。後來我把所有的記憶保留在一個小櫃子裡面,不過終究是將其丟失了。這實在不是有意要把關於你的記憶丟失,只是就像過去的那個祕密通道,是不是在某種微光的清晨中,空氣和陽光的密度調和的十分均勻,你我一起親臨現場,才會再打開的記憶片場。後來我把這一切都寄在一首老歌裡,只要唱完,唱完,就會再走過一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