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社工 42人獲表揚-- 常半夜出勤 只為關懷弱勢

李祖翔 |2012.03.28
114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四月二日是社工日,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揚勞政、教育、衛生及社政單位的優良社工,共五類,分別為:衝鋒陷陣、中流砥柱、樂在其中、堅持到底、承先啟後,共有四十二人獲獎。工作不滿四年的王茲繐,努力發掘個案的正向改變和力量,被評為衝鋒陷陣社工,趙惠美則常在睡夢中被驚醒,到警局為被性侵的少女做筆錄,她只希望換來少女安穩的夜晚。

「四年前剛從學校畢業,我到社福中心當社工員,帶著服務人群的活力和對公平正義的堅持工作。」王茲繐努力發掘個案的正向力量,儘管服務過程充滿掙扎和兩難,因為她服務的個案對家屬而言,經常是「不負責任、拋家棄子的家人」;當個案有事必須家屬出錢出力時,才會要求社工協助找家屬,她說,身為要求「請家屬負起照顧義務」的角色,常被當成「加害者」,被家屬罵到啞口無言。

雖然常遇難堪事,但王茲繐不放棄,還是一次次邀家屬參與個案照顧與安排,盡可能提供社工能力所及的協助,總算讓家屬願意出面。家屬回應讓她體驗到人性光明面,也因這份工作無法量化的價值、趣味、成就感,讓她選擇留在社工領域服務。

趙惠美則屢屢在睡夢中被電話驚醒,半夢半醒間留下同事轉告的資料後,趕往醫院。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回剛向學校老師傾訴、遭媽媽同居人猥褻的國中少女,不敢回家,在醫院完成採證,準備做筆錄時,母親卻不相信她的說詞,認為她只是想搞破壞,社工只好協助啟動緊急安置,當一切告段落,才發現天色已亮,但趙惠美相信,自己的付出會讓少女有個安全的夜晚。

北市社會局長江綺雯表示,社工人員常常必須面對生離死別、心理創傷、家暴、性侵害與失業負債等沉重的人生課題;台灣家庭功能起了很大變化,社工還得面對外界高度的期許與評論,承受極大壓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