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瘦肉精問題沸沸揚揚,最近到自助餐廳發現沒有牛肉菜色,到超市也看到肉品販售區縮小,有些超市美牛與澳牛都打折,而媒體報導,民眾因牛豬肉瘦肉精疑雲,雞鴨鵝吃含重金屬飼料,因而不是不吃畜禽肉品就是減量,而改吃魚。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因為華人飲食講究重食,特別是以肉品為主菜,不少國人轉而食魚類,由重食轉為輕食,成為一種新的飲食文化改變的契機。
現代人忙碌,從麥當勞進入台灣後,速食文化也影響國人生活,不少中式飲食也改為速食方式,多年下來,速食的簡便與快速,也被國人接受。
這意味著在肉品安全危機中,其實是可以開始思考新的飲食文化,發展現代人的健康飲食文化,不要再被傳統過度講究口味的菜色制約,以更自然與簡單但富有營養輕食,只要便利、快速,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開放美牛問題是經濟利益與國際政治的考量,再嚴格的檢驗還是會有風險,若是這時能提倡新的輕食文化,減少吃過多重口味的食品,讓身體輕鬆與健康,這個危機未嘗不是一個生活改變的契機。
漢崇(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