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於八月三十日拉開序幕,進行為期四天的展期。從今年博覽會的活動設計、參加國及攤位數等各方面表現,可以看出大陸想藉著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展現與國際接軌的企圖心。
主辦單位期望博覽會能夠成為亞洲地區國際出版業交易與交流的新平臺,因此力邀各國出版社踴躍參與,且將國際圖書引進來。今年共有五十余國參展,攤位數比去年增加許多,其中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更是精心新成立國家館,如德國館、法國館、義大利館及西班牙館等,招攬國內出版社共襄盛舉,展出該國的成千上萬冊圖書。光是德國就有一百多家出版社參展,其中有十幾家還是德國頂級的出版社。義大利是第一次參加展出,有十六家出版社參與。參展之前,還曾詳細調查過大陸的圖書市場現況。根據義大利外貿協會對中國圖書市場的研究,幾乎全部被調查的中國出版社都對購買義大利的圖書感興趣,並且希望與義大利出版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因此義大利不遠千里而來,希望能締造買賣版權的佳績。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也設置了主賓國展,今年邀請俄羅斯為主賓國,計有七十多國家出版社應邀參展,是歷來規模最大者,展出的圖書包括文學、旅遊、文化、衛生等各式各樣的五千餘種書籍。
從世界各國出版社踴躍參加這屆的北京博覽會,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國外出版社看中大陸十三億的廣大的人口,認定這是一個潛力無窮、有待開發的廣大市場,而且圖書市場年增長7%,也是一個莫大誘因。他們紛紛藉由北京博覽會投石問路,我們從在各個攤位川流不息的人潮,以及版權人員應接不暇的約會的現象中,已經可以看出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正如一扇大門,讓國際出版社紛紛走進來,引進最新的出版風潮,開啟國際的新視野。
另一方面,主辦單位更希望藉著北京博覽會這個國際性平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人員有機會認識大陸圖書,進而買賣版權,讓中國圖書走出去,散播到世界各地。這從以前的進出口的比例由15:1到今日的9:1,已經可以看出進步許多。
我們仔細觀察博覽會裡頭的國內書展攤位,雖然是以省為單位,企圖展現各省的地方特色及出版集團的風格,不過就圖書的展示來說,布置還是稍嫌薄弱些,或許是因為空間有限,聊寥寥幾本,很難看出每一家出版社的風格與特色。如果單指圖書特色而言,成人圖書的表現比較亮眼,不但封面、裝禎日益進步,讓人有驚豔之感,主題與內容方面也逐漸多元化。對於著名作家的宣傳,開始講究包裝了。在現場上不時舉辦作家簽名會及新書發表會,顯得熱鬧滾滾。相對于童書則表現稍嫌單調貧乏,題材大多雷同,一家出了暢銷圖書,其他家就立刻跟進,只是換了封面而已,沒辦法展現自家風采。
不論是走進來或是走出去,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一年比一年進步、茁壯,正向世人宣告它與國際接軌的雄心壯志,日後將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