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攤販增 反映人民經濟情況

許錦文 |2012.03.19
808觀看次
字級

媒體報導,桃園龍潭通往石門水庫道路,因登山步道整修,形成攤販與人車爭道及停車位,造成停車不便與馬路髒亂,並發現各縣市的流動攤販急遽增加;我也發現,雲林縣虎尾鎮第一銀行門前,每天下午三點半後大批攤販聚集,做生意到晚上九點左右。

探究流動攤販增加原因,台灣貧富差距已擴大至七十五倍,失業率高居亞洲第一名,民眾找不到工作,又沒錢租店面,為養家活口,於是打造簡單且可流動的攤車,在公路旁、街道邊固定位置做小生意。

無可諱言,違規流動攤販有損市容觀瞻、製造髒亂,可說是都市之瘤,但流動攤販增加,也凸顯人民經濟情況。

印尼、越南等東南亞貧窮落後國家,流動攤販也多,但台灣四十多年前的小販,也沒有像如今多,這值得省思;而日本即使經歷世紀核災,也未見流動攤販滿街亂竄,這與日本政府的管理效能,及愛整齊、清潔的民族性有關。

師大夜市存廢問題沸沸揚揚,嚴格說來,夜市是另一種形式的攤販活動,雖然見證台灣飲食文化的演進,但也可看出政府的管理效能;依目前法規,流動攤販屬不法商業行為,但警察常爭隻眼閉隻眼不取締,我不知確實原因,大概是體恤民眾生計,但不論如何,都與民眾經濟狀況、政府管理效能等息息相關,值得政府正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