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 納蘭性德 願結連理枝

簡文志 |2012.03.18
1385觀看次
字級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避太子保成皇諱而改名,滿州正黃旗人,康熙十五年進士,與陽羨詞派陳維崧、浙西詞派朱彝尊並稱「清詞三大家」,時譽「清初第一詞人」。

妻盧氏難產早亡,悼亡之情吟深切淒婉。後續聘官氏,再有側室顏氏,又傳納江南才女沈宛。王國維《人間詞話》云:「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況周頤《蕙風詞話》譽為「國初第一詞手」。有《通志堂文集》、《淥水亭雜識》,另有詞集《側帽集》、《飲水詞》,後人輯為《納蘭詞》,時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見〈木蘭辭擬古決絕詞柬友〉的悲切情韻:「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唐元稹有〈古決絕詞〉,後發展為詞牌名。詞題意擬古詩〈決絕詞〉,雖為詞體,實為近體詩規格。納蘭性德擬借漢唐典故抒發閨怨哀情,詞意淒惻。

首二句言愛侶若能永遠如初見相戀,甜蜜相處,天地為證,就不會情感由濃轉薄,秋扇見捐,負心轉戀。「秋扇見捐」乃漢班婕妤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遭趙飛燕讒害,幽禁冷宮,其〈怨歌行〉以合歡扇喻遭棄之怨懟:「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合歡扇又稱團扇、紈扇、宮扇,風行漢唐宋宮廷。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遭棄。接續言今日故人輕易反目,卻言人心本是善變。

下片意豈如明皇與玉環夜半的誓願,即使死別生離,仍戀戀故情。據《太真外傳》載,明皇與貴妃於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起誓立盟,結髮為夫妻。後安史亂,明皇逃蜀,楊玉環死馬嵬坡。明皇逃路中聆雨聲、鈴聲而中悲,遂以〈雨霖鈴〉寄思情。末言又何如與唐明皇比較,至少與貴妃立誓如比翼鳥、連理枝的山盟海誓。「錦衣郎」即是唐明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