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年假過後,我在電子信箱接到一封署名國小六年級學生的來信,大意是說今年的寒假作業老師出了一個題目「作家的深入報告」,因為平常就有接觸到我的作品,所以專訪作家就「設定」我啦。如果我能在寒假結束開學日的「前一天」看到這封信的話,她提出了五個問題希望我能回答。
由於來信中將深入的「深」寫成了「申」,感覺很草率,我的第一個直覺是,這個「小傢伙」年假放完了玩瘋了才想快要開學了,面對老師出的作業很煩惱,異想天開的找個作家試試看,還想要我替她完成寒假作業哩。我立刻想到網路上盛傳的一則真實的笑話,一個學生為了寫一篇「作家的訪問報告」在網路留言給一位作家,列出了十個問題,最後加了一句「因為有點趕,請盡快可嗎?」這位作家將這封信公開,並且也公開回答說:「我最有興趣回答的是最後一個問題,所以只答這一個。你問的是:『因為有點趕,請盡快可嗎?』我的答覆是:『我也很趕,也就不可了。』」我過去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我都盡量去滿足來信的學生後,通常都沒有下文了,連一聲「謝謝」都省了,達到目的後就不理人了。難怪這個作家的幽默回應,在網路上引起相當大的迴響,絕大部分的網友都是譏笑這個學生的「無禮」和「無知」。
不久這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又在我的部落格上留了「悄悄話」,她「悄悄」對我說:「那是我的寒假作業,很希望有您本人參與這項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作業。」我忽然想到一個「很有趣」的方式來回應這封信,我寫了一封簡單的信給對方:「如果你願意先寫一篇五百字對我過去作品的看法,我就願意回答你的問題。」我判斷這個搞不好連我是誰都不知道的學生,一定會知難而退的。可是萬一她「花了點時間」真的寫了五百字來呢?我也可以這樣回信說:「其實我就是要你自己寫報告的。快開學了,時間太趕了,你就用這篇報告吧。」因為她的問題雖然很簡單,像是為什麼會想當作家呢?當了作家後有甚麼感想?在生命當中有甚麼特別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嗎?希望作品可以給讀者帶來什麼感受?老實說,都是些我還沒想清楚的「大哉問」呢,如果真的要認真回答,恐怕和那個作家一樣,沒辦法滿足她。所以,我期待她知難而退。
第二天中午打開電子信箱,我嚇了一大跳,她的「讀後感」真的寄來了。我趕快用「工具」數了一下文章的字數,這是我最後的「機會」。字數六百五十二!字元數含空白六百五十五!我像一個翻開牌知道自己賭輸的賭客,看著這兩個字數發呆,我以為五百字對現在的小學生很困難。專家不是說現在的小孩語文能力低弱嗎?我認輸了,立刻很守信用的回了一封信:「我會給你一份報告,會在你所希望的時間內完成。」我的心態像是一個自以為聰明的賭徒,在輸給一個才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後,心不甘情不願的蓋了章認輸,欠下的「巨款」得想辦法在她的學校開學前「湊齊」償還。我重新看著那五個題目,什麼我的人生觀啦,我人生的目標啦,家庭讓我有什麼感覺啦…家裡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啦…說簡單,還真難,除非我敷衍她。這些問題像是面對一個心理醫生要回顧自己的過去和成長,都可以寫自傳了。
小學生開學到底是那一天?怎麼這件事情又會和我有關係哩?我的兩個孩子都結婚啦,我還得替一個完全陌生的,甚至於可能很遙遠的六年級小朋友寫寒假作業?
(本專欄每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