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命的永續經營觀(八)

慧開法師 |2012.03.11
1352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

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天主教與佛教生死觀對話」論壇中,與會聽眾中有人問道:「佛教認為芸芸眾生都會經歷生死輪迴,那麼大自然、星球、宇宙也會經歷輪迴嗎?佛教認為世界會有末日來臨嗎?」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循環不斷,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親身經驗到的事實。至於宇宙的演化,佛教的解說不是「生死輪迴」,而是「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又稱為「四劫(kalpa)——循環不斷。

「成劫」是指世界在形成及建構的階段,有如屋宇大樓正在建設當中。「住劫」是指世界已經形成,眾生陸續遷入安住其中的階段,好比屋宇大樓已經落成,人們陸續入住其中。「壞劫」是指世界崩壞的階段,不過在開始崩壞之前,眾生已經輾轉遷移至他方世界,就像是屋宇大樓的使用年限已經屆滿,而必須拆除,但是在進行拆除之前,所有居民房客都已經搬到別處的屋宇大樓了。「空劫」是指世界徹底崩壞,一切歸零的階段,然後等待機緣成熟時再重新建構,等於是屋宇大樓拆除完畢,再次準備重建,但須先等待建材之籌備。

「成、住、壞、空」四劫的周期演化,是以一個「大千世界」為單位,相當於一個銀河系,而整個法界有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各個「大千世界」的演化周期並非彼此同步,而是此起彼落,所以當某一「大千世界」將進入「壞劫」前,她的居民都會陸續地轉生到他方正在「住劫」中的「大千世界」,等到此一「大千世界」經歷過「壞劫」與「空劫」,而再次形成時,他方世界的眾生會陸續地轉生過來安住。(有關「大千世界」的內容解釋,請參閱《佛光大辭典》)從佛教觀點來看,這樣的宇宙演化生態模式是無始無終、無窮無盡的,換言之,宇宙的生命也是永續的,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世界末日」。擔心「世界末日」的來臨,就有如「杞人憂天」一樣。

有關宇宙間的行星、恆星、星雲、星團乃至星系的生態,根據現代天文物理學的探索與研究發現,是具有周期性的不斷演化過程,也都會經歷「生、老、死」或「生、住、異、滅」等階段,與佛教的宇宙觀相互呼應,有線電視頻道諸如Discovery, Explorer, National Geographic等,有不少節目介紹現代天文物理學探索宇宙外太空的新發現,讀者們可以參考觀賞。

又有人問道:「假設如佛教所說的,眾生有生死輪迴,宇宙有成住壞空,那麼這些都是誰在掌管呢?」這個問題可是個大哉問,要確實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深刻地理解「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從佛教的基本立場而言,一切都是「法爾如是」,也可以說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並沒有「誰」在掌管,也不需要「誰」來掌控這些現象。

我這麼說,一定有很多人不滿意,認為我有說等於沒說;殊不知「因緣」即是宇宙人生的奧秘之所在,這已經不是「知識」上的理解問題,乃是超越語言、文字、思想層次,而需要參究的諸法實相。

另外,再話說回來,如果有人主張整個宇宙人生,不論其形態及過程如何,都是由某位「上帝」來主宰或掌控,是否問題就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呢?非也!因為即使是「上帝」,也無法讓所有的人都滿意,無論「上帝」怎麼做,都會有人質疑他為什麼把世界管成這個樣子,而不是那個樣子?(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