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文化祭 藝文詮釋信仰之美

郭書宏 |2012.03.07
126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今年的「保生文化祭」不一樣!北市大龍峒保安宮這次結合五朝恩圓醮與一年一度的保生文化祭,今天起推出結合信仰、藝文兼具的「二○一二民俗藝術節」,系列活動將重現民間感謝天地護祐的道教經典儀式,緊接著還有廟會的精采藝文活動,讓初春迎夏之際,充滿神明聖誕的節慶歡愉。

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一九九五年,大龍峒保安宮進行創建以來規模最大的整修,歷時七年才竣成。二○○三年奉保生大帝聖諭,啟建三朝慶成醮,叩謝上蒼諸神庇佑,惟依民間習俗須再次圓醮,俗稱「作醮尾」,故於今年舉行「五朝恩圓醮」,更進一步結合原有保生文化祭規畫「二○一二民俗藝術節」,俾使祭典有始有終,且更加圓滿。

「二○一二民俗藝術節」將由今天的「祝告上蒼暨醮壇動土」儀式起跑。廖武治指出,「祝告上蒼」是要先將此次圓醮目的、內容及時間稟告上蒼,以利醮典籌備工作與科儀進行的順利,而醮壇動土的「破穢解土」,是為安鎮土地,逐出土地中的煞氣與穢氣。今天的「三獻」指的是發奏科儀,將在法會中進行啟請、轉經、拜懺、犒軍、小普度、祝燈延壽等儀式。

十五日的「豎燈篙」與中元節前豎燈篙的立意相同,透過燈篙的豎立,昭告並引導神鬼來赴醮典。燈篙在醮典中具有標誌性的功能,每日清晨,會升起天燈降下地旛,傍晚時,就升起地旛降天燈,最後一日普度,則同時升起。

「能夠參與數十年難得一次的大醮典,是運氣、更是殊勝的福氣!」廖武治指出,「二○一二民俗藝術節」是大龍峒保安宮歷年最大規模的活動,不僅結合五天的建醮科儀,還有傳統經典廟會戲碼,以全新的角度詮釋信仰之美。活動詳情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baoan.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