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搬到里長辦公室附近,幾乎天天可看到里幹事忙進忙出;不是埋首處理公文,便是為里民奔走服務。這樣的畫面,勾起我年少時的回憶,想起那位也住住家附近的村幹事。
那時我念高三,村幹事大概因工作關係,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在村裡賃屋住下。他常天未亮即出門跑步健身,我則逐一盞盞路燈的亮光讀書,碰面時僅彼此喊早招呼,並不曾有進一步的交談。
有一天傍晚,他特地來找父親,原以為談什麼公事;他說:「李先生,你這個兒子每天那麼早起來讀書,要多給他蛋白質補充腦力,至少每天要吃一粒雞蛋。」隔天起,我的早餐都有一粒水煮蛋。
大學聯考放榜,只吊車尾上文化中文系;以當時的的家境,絕對無法承擔私立大學的昂貴學雜費,更何況還有生活費,那時又沒有助學貸款可供申請,所以決定放棄,等服完兵役後再說。
這段期間父親始終愁眉深鎖,不發一語。只見村幹事幾乎天天來家裡找父親談話,有一次聽到他神情嚴肅地跟父親說:「我們崙背鄉東明村今年只有你兒子考上大學,是一件多麼難能可貴且光榮的事;對!讀私立大學的費用很貴,但看得出來你這兒子很勤勞又能吃苦,只要設法幫他籌第一個學期的註冊費用,相信他往後一定有辦法半工半讀到畢業的,千萬別草率做後悔的決定。」
我不知道父親當年是如何幫我籌足這筆學費,村幹事又曾實際幫了哪些忙;然而深深烙印我腦海中的,是他與父親的談話,對我的人生著實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事隔四十多年,每當想起這段往事,我總是滿懷感激地向這位自我離開故鄉後即不曾再見過面的村幹事默默說聲:「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