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大陸福建省漳州市文化暨出版局印發最新《福建省涉台文物名錄》,其中,漳州涉台文物逾三百處,居福建之首,主要包括東山關帝廟、南靖梅林天后宮、漳州府文廟大成殿、詔安文昌宮等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與緊密紐帶。
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西元一三八七年)的東山關帝廟,是大陸四大關帝廟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灣近千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近年來,東山縣連續舉辦近二十屆關帝文化旅遊節,是大陸舉辦屆數最多、最長的涉台文化節慶活動,備受海峽兩岸和全球華人的關注,並組團前往朝聖謁祖。
位於山區的南靖縣梅林村,是福建「土樓之鄉」,客家人世代聚居地。明永樂至清嘉慶四百年間,天災人禍頻發,人民飄洋過海到東南亞、台灣等地謀生。梅林村民為祈神明保佑在外遊子,專程到莆田湄洲祖廟掛香,請回海上保護神媽祖,於清康熙十年(西元一六七七年)在土樓興建天后宮,虔誠供奉,每年媽祖誕辰日辦土樓媽祖慶典,盛況不亞於沿海地區。清代至民國間,該宮後三次整修,宮內保存有清道光、光緒年間重修二方石碑、浮雕攀龍石柱等。
「開漳聖王」也是兩岸共同信仰。在有「開漳聖地」美譽的雲霄縣,安葬著陳元光之父陳政的城郊將軍山,矗立起陳政父子的雄偉雕像,使其成為每年「開漳聖王」文化節舉辦地,吸引眾多兩岸及海外信眾前來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