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飆漲,中油「連鎖反應」連四周調漲油價,民間油公司也「幾乎同步」宣布相同漲幅,有聯合壟斷之嫌,卻從不見公平會介入,消費者只有乾瞪眼的份,這種市場機制根本是虛晃一招。
石油堪稱庶物之母,因為它是許多製成品的原料,油價一旦漲,瓦斯天然氣必跟進,加上最近國內物價逢「漲潮期」,真的是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
中油每次調漲油價都有說詞,這回減半漲,下回加倍減半「降」回來,漲降之間都能面子裡子兼顧,只是盈虧隨它說了算,誰知是真是假?畢竟成本計算黑箱作業,消費者滿是問號偏找不到答案,計價公式透明化真有那麼困難嗎?
另外,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汽車燃料費理該隨油徵收,多用油多付費,絕對天經地義,遺憾法案沉睡,汽燃費一視同仁,這對偶爾開車的民眾不公平,而且讓人質疑是在製造「低油價」假象。
過去健保局不查藥價等黑洞,只漲保費填補,全民詬病,若油價計算不透明,中油不時以反映國際行情、虧損為由漲價,也會像健保黑洞填不平,而且兩單位人員都領高年終獎金,會使人有相對剝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