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犯保協會基隆分會許多募款計畫的執行者,主委林弘無疑是重要的推手─在他擔任主委前,分會的募款能力十分受限,但林弘不是一個教育家、社會福利學者或擅於募款的人,他只是一位企業家,一個經營飯店的老闆。
林弘說,十多年前加入扶輪社,扶輪社的宗旨之一是:「到裡面學習,去外面服務」,當時該區扶輪社社長,還兼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鼓勵他作義工,想想對社會有貢獻的服務也不錯,經過層層認證和考試,成為監獄觀護義工。
「一開始也會怕,突然要我關心、陪伴罪犯,內心很不安,後來得知服務對象不是重刑犯,都是地檢署過濾過的吸毒犯和車禍肇事者,年紀在二十幾歲上下,就覺得還能接受。」
與他們相處,林弘體會到,犯罪的人多是缺乏穩定工作,宅在家,和父母彼此互看不順眼,林弘將自己的經驗和就業資訊提供給他們,有了方向後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惹是生非。
「我曾輔導一個孩子,家裡的生意作很大,卻缺乏關心下,十幾歲就交到不好的朋友,跟人家去吸安非他命。回到家後,跟親戚學作吃的,平常我會找他到咖啡廳去聊天,和他一起規畫人生藍圖。當他有了自信,不僅交了一個女朋友,還到外縣市去創業,開早餐店,我去吃過,味道很棒!」
缺乏知名度 誤認詐騙
觀護義工作得好,林弘的成績有目共睹,現任法務部保護司司長的費玲玲當時是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她介紹他到犯保協會擔任主委一職,他也邀請扶輪社友和台電主管等單任委員,大家一起出錢、出力。
協會同仁認為,林弘募集資源的能力一流,例如他找就業服務站的站長合作,只要有好職缺,優先提供給經濟弱勢的受害者家庭;和台電等企業合作,辦活動後多餘的糧食、民生用品,可以打包捐給弱勢;得知海洋大學校友會所屬集團,每年都會撥款幫助校內清寒大學生的午餐費,他就找檢察長從中牽線,在餐會上請求幫助更生人、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及弱勢子女的課業輔導。
現在有許多宮廟都作慈善,像基隆的媽祖廟就提供更生人一些補助,林弘也詢問其他宮廟的意願,結果天顯宮願意提供受害家庭弱勢子女的獎學金,大學到國中小學童,每學期依序是五千至三千元不等,而且不要求成績,只要是犯保協助的個案,就能申請,廟方的想法是:「才三十二個孩子,實在沒必要設門檻去篩選,能幫就全幫。」林弘說,好在有這麼多人願意熱情付出,弱勢家庭得以度過難關。
目前基隆犯保協會除了每年募款外,具備法律常識或能提供被害者家屬資源的義工是最大需求;協會的知名度是林弘擔憂的,「一般弱勢家庭聽到有人可以幫忙,直覺就是詐騙集團,防備心重,但協會若不主動詢問,他們根本不會來求助。」
更多犯保協會的詳情,可上官網查詢:www.klc.moj.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