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畫大學城 解師大商圈爭議

劉韻詩 |2012.03.02
1083觀看次
字級

師大商圈爭議尚未平息,日前又傳出當地居民因樓下太吵,下樓勸阻,被外籍食客打斷牙事件,商家和居民對立升高,而被罰商家要提行政訴願,當地里長批評台北市政府隔山觀虎鬥,還和市議員指責台灣師大置身事外,事情有愈演愈烈之虞,實在令人憂心。

筆者五十年前就讀台灣師大時,周邊的泰順街、龍泉街等也有許多餐飲店、服飾店、書店等,當時外來客少,街巷間又有許多台大、師大教授宿舍,環境清幽、人文氣息濃郁,是相當受人喜愛的文教生活圈。

近年來政府推展觀光,加以媒體旅遊節目宣傳,讓師大周遭成商圈,又以異國美食、流行服飾等,吸引大量觀光客及年輕人,於是商家一窩蜂地搶進開業,尤其是餐飲、小吃店竟進入不宜開店的小巷弄,如今終日油煙薰人、人聲嘈雜,令在地居民不堪其擾。

如今當地居民怪北市府未妥善管理,讓商家過度擴張;遭罰款即將歇業的商家又指責市府「先行銷,後取締」,政策反覆。

外國知名大學園區,都有大學城,供應校內師生、附近居民、甚至學生親友及觀光客生活需求,由於經過妥善規畫,秩序井然,所以市府不能只嘆處境兩難,應比照外國大學城,盡速邀集居民與商家溝通,並請學者專家妥為規畫,將師大商圈建構為文創大學城,讓商家在不妨礙居民生活安全、整潔、寧靜下營業,還給他們良好生活品質與人文氣息,如此或可平息爭議,創造台灣師大、居民、商家及市政府四贏。

劉韻詩(台北市/退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