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反對含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的聲浪擴大,農委會周六將召開第三次美牛會議,討論「反對的聲音」,透過專家學者的討論,釐清瘦肉精的風險問題。
不過,近有「專家」說出食品都存在風險的「專業術語」,似是而非,或許論調無誤,但缺乏專業道德。
乘船走馬三分險,法律設定「容許風險」臨界紅線,允許生活上的合理冒險,追求的利益愈大,容許的利益侵害風險也愈大,舉凡核發爆竹工廠執照、蓋核電廠等皆屬之,否則,電梯有摔落幾十層樓危險、打火機有星火燎原之虞、汽車會撞到人…,若考慮風險而樣樣禁止,人類非僅無福享受文明,還會動輒得咎。
但是,煩惱切莫自找,必須控管可預見的風險。雖然國際間對瘦肉精是否危害人體,莫衷一是,但研究顯示對動物有影響,未釐清前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確,食品不可能零風險,但若「微毒不禁」,塑化劑食品何須下架?黑心商人何必課刑責?如果美牛真的進口,說話的專家敢不敢吃?若不敢吃,豈不「死道友免死貧道」?
「預見其發生,但確信不發生者」屬有認識的過失,「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屬責任更重的「間接故意」,聰明的執政者必須傾聽反對的聲音,慎思可能的風險,避免千金難買早知道。
黃元伯(彰縣田尾/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