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坦承,甄試對有富爸爸的學生有利,對弱勢家庭學生不利,未來醫學系至少有七成以上名額給指考分發學生。
考試是選才最直接與最公平的方式,沒達到標準就無法被甄選,但這種方式也有一試定終身、埋沒學生其他才能的缺陷,更讓孩子壓力沉重,因而成為教改訴求的重點,產生多元入學制度,甄試就是其中之一,家長為了孩子前途,只要有辦法讓會孩子補習,或學習才藝、參加競賽爭取加分。
其實指考也是一樣,經濟許可的家長還是會讓孩子想辦法爭取高分,再多的名額也是以考試分數決定學校、科系,而成績還是家長用錢去累積出來的。
也就是說,目前的多元升學管道,設計再精良,最後多半是有富爸爸的孩子占優勢,這種教育與入學的不平等早就根深柢固,弱勢家庭的孩子唯有自立自強,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路來,但是能有多少弱勢家庭能在生活困頓之餘,讓孩子可學習或發展興趣呢?
十二年國教立意佳,可是最後的一關還是大學,仍舊要考試,富爸爸們當然會利用經濟優勢,為子女爭取更大與更多的機會,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與督導執行,但無法顧及貧富差距導致的不公平,多元入學實施至今,是到了必須檢視的時候了,否則每年都會有家長、考生抱怨與感慨,因為問題沒有真正解決。
人言(台北市/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