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十二年國教即將到來,新北市長朱立倫主打「在地就學」政策,希望扭轉高中青年流入台北市的情況,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讓新北市學校「全面優質」。為了達到目標,新北市今年展開四年十五億的「旗艦計畫」,堪稱高中職版的「五年五百億」。希望透過競爭型經費,誘使學校打造各式特色課程,上周在板橋高中舉辦的第一次說明會,獲得熱烈討論。
住在新北市樹林區的周姓學生,每天清晨六時起床,咬著麵包騎車到樹林火車站,搭電聯車到台北車站,再轉搭捷運淡水線到明德站,再快走五分鐘,就能勉強趕上台北市北投區的中正高中的七時三十分鐘響。
其實,周同學家就在樹林高中對面。新北市每年有約一萬二千至一萬八千名高中生,捨棄鄰近的「社區高中」,有些是為了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包括更神氣的書包和制服;有些則是依補習班提供的「學校排名表」填志願,陰錯陽差地選擇了「漫漫上學路」。
為扭轉高中青年流入台北市的局面,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龔雅雯說,「十二年國教是一個轉變的契機,新北市的學校要有更多的決心和企圖。」新北市轄內有五十六所高中職,有社區型的完全中學,也有位於市中心能夠爭取「拔尖」學生的明星學校,而共同面對的難題,就是如何爭取鄰近的優秀青年就讀。
新北市在升學制度上努力,一○一學年度高中職「免試入學」,新北市首開「社區生」制度,要求轄下高中至少提供三成的名額,專給鄰近國中畢業生申請。制度首年實施,便獲得熱烈回響,公立高中不斷加碼,平均開出五成名額,包括最具指標性的板橋高中。
板橋高中高校長表示,過去板橋的學生上學多半往台北,近年鼓吹「就近入學」,在升高中的免試入學、升大學繁星計畫兩項政策引導下,情況已漸漸扭轉。海山高中教務主任表示,板橋地區優秀學生不少,爭取在地生入學是各校正在做的事。
龔雅雯表示,發展十二年國教、鼓吹就近入學,還有許多瓶頸待突破,包括家長「學校排名」及「先高中後高職」的觀念,以及高校均質化後,同校學生程度差距拉大,衝擊既有教學習慣,隨著時間推展,學校間的差距、排名勢必愈來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