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離開南方的妙意華門城,隨即前往南方海岸國的大莊嚴園林,拜謁正於園林中「毘盧遮那莊嚴藏」廣大樓閣的彌勒菩薩。據經文記載,「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乃是從彌勒菩薩所具之善根果報、念力、願力、自在力、神通力、善巧方便、福德智慧等功德而有。
菩薩以大悲心顯現如是莊嚴不可思議之境界,為善財童子開顯菩提心要,並於彈指間令善財童子入不可思議的大寶樓閣
,令知一切法性。
〈慈容五十二現〉版畫、偈語與善財童子訪彌勒菩薩無關。從意境上來說,版畫構圖中的「大海」頗有偈語中「無風生波」之意,而岩上之觀音,頭戴瓔珞,面容慈祥,菩薩以半跏趺坐,於海中岩上作自在相,亦似偈語所言「轉身坐穩」、「澄潭靜觀」之意。
此處偈語出自《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和《雪巖和尚語錄》,作者是宋代臨濟宗雪巖祖欽(一二一五-一二八七),字慧朗,年十八行腳遍參,初訪雙林,繼禮淨慈、天目皆無所發明,後上徑山,謁無準師範禪師,亦不得徹悟。
一日,禪師於天目殿蒲團上,抬眸見古柏,忽然面前豁開,動相不生,自茲坐定,半月餘,後徑山無準印可,晚年住仰山等諸大佛剎,名震禪林,有《雪巖和尚語錄》四卷傳世。
祖欽禪師上堂舉古:「青原思和尚問六祖: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六祖言:汝曾作什麼來,倒借一問?」
隨後,祖欽禪師言:「動即影現,覺即冰生,見聞俱盡,視聽如盲。又道,古人言,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隨後即以偈示眾:
一掬澄潭鏡樣磨,
無風何必自生波;
轉身不如兀坐穩,
子(仔)細看來較幾何。
《六祖壇經》裡有一則公案提到,某日,有二學僧見幡於空中飄動,一學僧說是因為風動,另一學僧說是因為幡動。就在這時候,六祖禪師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是啊!因為「心動」,所以紅塵無端起風波,還好,菩薩覺有情,倒叫我們轉身坐穩看幾何,仔細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