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禪一味】 茶仙盧仝的 〈七碗茶歌〉

文與圖/江小琳  |2012.02.13
4759觀看次
字級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喫不得,唯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世人尊陸羽為「茶聖」,而尊盧仝為「茶仙」;陸羽著有《茶經》,而盧仝則著有《茶譜》。

唐代詩人盧仝,號玉川子,濟源(今河南)人,年輕時隱居少室山,家裡貧窮,但盧仝很喜歡讀書,朝廷知道他是一個正直不阿的人,韓愈曾經徵召他當諫議大夫,然而盧仝卻寧願悠遊於山林之間。

盧仝一生愛茶成癖,據《濟源縣誌》記載,他在濟源縣時,經常在「玉川泉」汲水烹茶,所以自號「玉川子」。   

盧仝以一曲〈七碗茶詩〉(即〈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名揚四海,自唐以來,這首茶詩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傳頌千年不衰,歷代文人茶客品茗詠茶時,仍屢屢吟及。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首先描述在日間酣睡之時,收到孟諫議派人送來的用白絹密封並加三道印泥的新茶,在滿心歡喜之餘,又感歎新茶採摘與焙製的辛苦,以及新茶首先供應王公貴族,平常百姓得之極為不易。接下來,精采描述了其品茶的絕妙感受,極為傳神。

〈七碗茶詩〉問世以後,由於其琅琅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幾乎成了眾吟唱茶的典故,為歷代文人茶客稱頌,「七碗茶」、「兩腋清風」成了品茶的代稱,如宋蘇軾詩云:「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楊萬里則寫道:「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盧仝也因此而留名茶史。

盧仝在唐太和九年(西元八三五年)「甘露之變」中被誤捕遇害,其時盧仝正留宿長安宰相兼領江南榷茶使王涯家中。據賈島〈哭盧仝〉句:「平生四十年,唯著白布衣。」可知他死時年僅四十歲左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